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孤独自闭 > 德国常见的五种自闭症介入方式

德国常见的五种自闭症介入方式

2017-04-04 来源:自闭症互助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真正以自闭症为教育及训练对象而发展的系统化教学,在六0年代后慢慢推广开来,至今,相关的教学与治疗方法无数。

  教育一位有自闭症的儿童,不管对老师或对家长而言,都是一大挑战。虽然自闭症童普遍被报导为无法融入团体生活,但Slotta(2002)则叙述一位自闭症童在一个愿意接纳他的班级里,敏感、友善、愉悦、知足,在自己的世界里舒适、幸福,对班上其它同学有时候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教育;国内学者杨贵芬等(2003)为自闭症童作社会情绪技能训练时亦发现,一般普遍被报导为缺乏同理心的自闭症儿童在老师手受伤时虽然不会说什么,却过去摸老师的手表达安慰!也就是说,在特殊教育这条路上,我们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适合的方法与不会教的老师。

  真正以自闭症为教育及训练对象而发展的系统化教学,在六0年代后慢慢推广开来,至今,相关的教学与治疗方法无数。以德国为例,依科学咨询委员会全国自闭症童联盟(WissenschaftlichenBeiratdesBundesverbandHilfefürdasautistischeKind)Dalferth教授的指出,至少有三十种方法(Baron-Cohen1996,Dzikowski1990,Janetzke1993,Wei?2002.In:Dalferth,2004)被用在自闭症的介入上,而其中较有效率的有十种方式,先为家长介绍第一种:

  10-1注意力交流法Aufmerksamkeits-Interaktionstherapie,AIT(Hartmann)

  Hartmann等人在2004年障碍教育及心理学期刊中(ZeitschriftvonPaedagogikundPsychologiebeiBehinderung)曾发表一篇“AIT对幼年自闭症者有效吗?“的研究,内容比较AIT与BT(BehavioralThearpy)介入年幼自闭症童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AIT对孩子有明显帮助,BT则仅有些微帮助。AIT是1986年儿科医师并心理治疗师Hartmann所创,这个方法尤其是针对孩子无反应、无目光接触而设计,理论基础在于使新事物成为熟悉物的双系统论(Zwei-System-Theorie),目的在于与自闭症者建立关系。鉴于自闭症者对新事物的抗拒性,一开始关系建立期,治疗者会像“镜子“一样先模仿自闭症者的行为及腔调,接下来便开始做细微的变化,让自闭症者不至于觉得受到威胁或感到害怕,而是出于好奇开始模仿治疗者的行为。慢慢的让自闭症者习惯新事物,不再产生排斥,就成了熟悉的事物了。临床指出,这样的方法使得自闭症者沟通能力增加、更能融入周遭环境。家长或教师亦可在这一理论基础下针对孩子比较排斥的活动作这样的安排。

  10-2关系疗法DifferentielleBeziehungstherapie(Janetzke)

  这个治疗是1989年由汉堡的心理学家Janetzken所发展出来的,治疗的重点在于关系的建立(Koch,1997)。根据Janetzken的报导,这个方法尤其适合用在小孩子身上,至于青少年及成人则效果不彰。此治疗理论的基础则建立在自闭症者亦有沟通需求的假设上,也就是说,Janetzke认为有自闭者跟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并非在于他不想要表达他的意见或想法,而是不会用大家惯用的方法,如语言、表情等方式与他人沟通,再加上自闭症的原因不明、表现出来的特征多异,如何理解或找出有自闭症者与他人沟通的方式并与其建立沟通的管道便是治疗的关键。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会先扮演一个可以在有自闭症者周围受支配的“物体“的角色陪伴在旁,以取得患者的信赖,再慢慢影响患者行为,在治疗的过程中,若患者对治疗师与其建立的关系感到满意,独立性及适应力会增加,慢慢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笔者认为,这个治疗的基础与对自闭症文化(见TEACCH)的理解与认同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自闭症者无法主动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因此由治疗者扮演跨越这道藩篱的角色,搭起沟通的桥梁,并引导有自闭症者逐步走出自己的文化圈。

  10-3感觉统合治疗SensorischeIntegrationstherapie

  -感觉统合治疗SensorischeIntegrationstherapie(Ayres)

  感觉统合治疗是目前医疗体系中最普遍被运用的一种治疗方式,由南加大教育心理学家Ayres于六0年代起为帮助学习有缺陷的儿童渐渐发展而成,举凡发展迟缓、脑性麻痹、学习障碍、过动或自闭、动作不协调、注意力缺陷、语言及沟通障碍等(罗钧令,1998),都可以藉由感觉统合达到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轻感官功能异常,或使其正常,它几乎成了治疗的代名词。它的理论基础在于感觉动作的发展乃个体心智发展的基础、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在个体年纪越小时再造的功能越佳(Karchetal,2002),若能给予各感觉适当的刺激,以增加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使个体做出适当的反应,再经过大脑的整合,个体的功能就能得以改善。在德国,对于尤其不喜欢让人触碰或需要过度刺激的自闭症者会特别用感觉统合的方式加以治疗。治疗者会尝试用各种不同的介物、不同的力道触碰有自闭症者,找出其可以接受刺激的领域,再慢慢增加或减少其接受刺激的强度及广度,使其能做出适当反应,达到改善功能的目的。

  像中心有个孩子喜欢沾口水黏身体、不断的自我刺激,感觉统合对他会很有帮助!但是感统不是只有到治疗师那才能做,教你们的大肌肉单元里就有很多感统的单元,最简单的则是家里买个大龙球,或是到公园、学校、麦当劳游戏区,别忘了,生活中,时时把握机会给孩子多一些刺激、创造可能!

  10-4与身体运动有关的治疗(运动、舞蹈治疗等)K?rperbezogeneVerfahren

  今天收到一封家的mail,说儿子最近好像开窍了似的!这位妈,儿子能开窍,我想是你每天花10-15分钟用我们的方法教的结果喔!你的儿子,之前,我不是说你不爱他,虽然在中心有老师在教,可是你并没有真正自己花时间用方法教育他,他也就显得懒散不学习。现在,你们的互动增加了,儿子感觉到你的真心,开始向前进了呢!

  另外一位妈则告诉我,她每天都跟孩子做瑜珈,带去做治疗在等的那段时间,他就跟孩子在地板上拉来拉去、做互动,孩子之前从来不会主动跟她有眼神的焦集,现在会了!!

  多么令人高兴啊!!真的是跟你们一起高兴喔!我要说,孩子很棒,妈妈更棒,要继续喔!!今天就顺便介绍我们的运动治疗吧

  -与身体运动有关的治疗(运动、舞蹈治疗等)K?rperbezogeneVerfahren

  运动治疗是水疗发明者Kneipp(亦是今日最知名之草药及天然产品的品牌)所主张的五大自然疗法之一,也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中最常被使用的一种,目的在于发觉或活化身体的潜能,以改善日常生活。

  运动治疗的项目非常多元,可以个别的或团体的方式进行,举凡走路、跑步、骑脚踏车、有氧、球类运动、游泳、体操、瑜伽等,都可以作为治疗的方法。运动治疗的目的非关乎竞赛或成效,而是要在过程中达到身心愉快、心灵释放、舒适自在,进一步改善身体状况,如耐力、活动力、体力、协调能力等,使个体对自己更有自信、增加与人沟通的能力、避免忧郁等(Bornkamp-Baake,1981)。

  规律的运动可以说是预防疾病、维持身心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运动治疗的介入可以视个体状况的需要及喜好而选择运动项目、时间及次数。对于大部分的幼儿而言,运动与游戏是不可分的。而笔者认为,幼儿参与运动的目的往往与成人不同,成年人可以因为知道此项运动有益健康而乐于进行,幼儿则否。尤其对自闭症童而言,游戏的功能及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出自本身意愿的参与。所以家长及教师在设计课程引导参与的过程应避免功能取向而强迫幼儿进行练习,可配合其它介入方式,如关系疗法或注意力交流法,渐渐引导幼儿参与,达到治疗的目的。

  家长们在引导孩子做瑜珈时应该发现到了,你样教他做瑜珈时态度是温和的、眼神是充满温暖与关怀的,孩子几乎都乐意配合你们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相信,你的孩子会因为你的用心而更棒!

  10-5音乐治疗Musiktherapie

  音乐治疗属于众多艺术治疗方式中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以音乐介入做为身体的、心理的或精神上的治疗,临床上明显与药物或物理治疗不同,但功效则可媲美医学介入。它的理论结合了心理学、人智学、行为认知学、教育与人类学等多元科学,治疗时可以以单独或团体进行,方式则可以是主动性的或接收性的(Aissen-Crewett,2000)。所谓主动性的音乐治疗是指由患者参与乐器演奏,至于演奏何种乐器则由治疗师依情节、主题设计,演奏的曲目通常是即兴创作而来。因为此项治疗并不要求患者需具备任何音乐基础或做任何事先训练,所以常常以较易上手的打击乐器为主。患者不一定要懂音律,而是在乐器演奏的过程中释放紧张情绪、提升注意力,达成沟通的目的;接受性的音乐治疗则是由治疗师演奏乐器或是以播放音乐的方式进行治疗。

  音乐治疗最常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至于儿童部分则以发展迟缓、行为障碍、注意力缺陷或是恐惧症、忧郁症等(Frohne-Hagemann,2001)。目前德国共有四个音乐的治疗研究中心,其中德国音乐治疗研究中心(DZMe.V.)同时也是全欧洲最大的研究机构,但音乐治疗在德国除了少数经过核准的诊所以外,大部分仍需由家长自费。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