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孩子出现比较明显的攻击或者自伤的行为,例如咬人,咬自己等,都建议短期介入一对一的干预训练,防止行为表现强度的恶化。许多家长也表示,已经尽力阻止了孩子的自伤、攻击行为,例如用孩子平时喜欢的东西来分散注意力或者安抚情绪,但是完全没有改善,反而孩子出现了变本加厉的情况。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家长们的应对有时候反而强化了孩子这些不恰当行为,使得下次类似行为更容易出现,出现的强度更大。
孩子出现自伤行为,不论程度多严重,比较常见的原因在于(1)不当的强化,自伤得到安抚和喜欢的东西、躲避开不喜欢的任务等等,于是自伤行为变成了获得东西的方式;(2)缺乏表达的渠道和技能,因为挫败所以自伤;(3)感知觉敏感/迟钝,为了获得刺激而自伤。对自伤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能够帮助学校和家庭进行方案的制定,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处理问题行为,也是能够有效维持孩子在学校课堂的出勤和表现的有效方式。
一旦发现孩子自伤行为,为了短期内产生效果,一般采用的是以惩罚为主的行为干预。出现自伤行为,就相应取消某种可以给孩子带来愉悦体验的事物,从而建立自伤行为与不愉快体验的关联。另外也有给予行为分析产生的积极行为支持,例子中就是典型的分析了行为原因之后使用良好行为(使用卡片表达)进行替代,从而降低了自伤行为。
当然,在西方国家,面对自伤行为也有一派学者认为药物的介入是必要的,抑制其神经异常兴奋成为直接降低自伤行为的主要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服用请在专业的医疗人员吩咐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