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会认为,满足下面四点或更多即可被认作是被动型攻击行为:
1)对正常社交与工作安排产生消极抵抗
2)总是抱怨被人误解、不被大家欣赏
3)总是绷着脸,带着和人争辩的情绪基础
4)频繁地、无理由地批评权威
5)嫉妒、怨恨那些显然比自己更幸运的人
6)过分夸大、固执地抱怨自己的不幸
7)在充满敌意的蔑视与懊悔间切换
另外,被动型攻击人格与病态自恋者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包括过度的自我价值感觉,缺乏对冲动行为的控制,共情无能,自以为是。
就风险因素而言,被动型攻击人格可能会增加抑郁、焦虑障碍、药物滥用等风险。
七个原因促使人们采取被动攻击:
1)发怒往往会受到舆论的谴责
2)经过掩饰的敌意就不会引起注意
3)采取被动型攻击远比培养自信容易得多,当然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4)被动型攻击行为总能找到合理化的借口
5)用作报复手段简单易行:它既难以被当场揭露,又无法通过人事条例界定,使之成为工作关系中完美的侵害手段。
6)被动型攻击不需通过肢体打斗就能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
7)被动型攻击有明显效果,通过目标对象的反应使施害者的愤怒和沮丧得到宣泄。
与具有被动型攻击人格的人共同生活,工作或是打交道,都绝非易事。万幸的是,身处这种境况时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应对。
首先要及时辨认被动型攻击人格。由于它本质上具有间接性,所以很难直接的通过行为判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表现包括:极力避免争吵和冲突,自我代入“不可能成功”的境况,总是取悦别人来避免冲突,总是絮絮叨叨地抱怨“没人想知道我的感受”或“能不能理解我一下”等等。
其次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并谨慎应对针对自己的被动攻击行为。评估自己是否有意无意地引起冲突,以及判断哪些行为会升级或缓解这种冲突尤为重要。
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theCollegeofEducation+HumanDevelopment)的研究认为冲突后的感受可以作为判定采取策略的效果:如果感到无力,无助,愤怒或迷惘,就意味着应对机制存在问题。相反,如果自身感到平静,同时也使被动攻击者恢复理智并能够有所心得,甚至有所改善,那么这样的处理就卓有成效。这样就可以不断筛选出有效的方法来。
另外,心平气和地面对挑衅,不要意气用事,更不能用被动攻击去还击。做些健康有益的事情有助于控制情绪。有可能的话,用诚恳的态度使他们放下戒备,将话题转移到重要事情上去。正如Trulia,MalloryCarra在博客中所写,应当马上开诚布公地沟通,而非愤然甩手或以牙还牙。她引用婚姻和家庭理疗师LisaBahar的话说,通常被动型攻击人格的人给你的感受中隐含他试图沟通的信息,但千万不要因此陷入对言外之意的过度解读。交流的重点放在事情上,自信,就事论事,避免传递出打探,冷淡,轻蔑和浮夸等负面信号。
有时直截了当地沟通,告诉对方无论何时遇到情况都可以坦诚交流是最好的方法。留便条或隐晦的暗示并不能起到预期效果。
知道自己很可能无法改变一个人也很重要,划定与对方交往的底线才是一切应对方法的目的。最终对方——无论是你的朋友,同事或亲戚——会意识到在与你有分歧时开诚布公才能最快解决争议。当然这样的结果需要你持久耐心的付出和努力,摸索建设性的方法,不断积累正面的反馈,在公平的基础上展开对话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