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但此时外界的暑湿之气还没有完全消褪,人们依然贪凉饮冷,所以艾灸时要从脾胃二经入手,避免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此外处暑处在雨季的第三个节气上,我们的身体易受湿邪侵入,所以养生要不断地激发膀胱经,抓紧排毒祛湿,赶在天凉之前,把余毒“扫地出门”。
处暑后人的阳气从旺盛的顶点慢慢下降,所以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艾灸除湿取穴:中脘,足三里,丰隆,承山穴可以除湿。
中脘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足三里取穴: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坐落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丰隆取穴:足阳明胃经络穴,坐落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艾灸补气取穴:肺俞、脾俞、肾俞、中脘、太溪、照海等温补阳气。
肺俞取穴: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取穴: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肾俞取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太溪取穴: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照海取穴: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
处暑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易产生咳嗽少痰、咽干不适、鼻燥口干、手脚心热等。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因此,此节气宜选灸大椎、肾俞、肺俞、风门、太溪穴、神阙、关元、涌泉、合谷等穴清肺、滋阴润燥。
艾灸清肺润燥取穴
大椎取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风门取穴: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神阙取穴: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活血化瘀。
健客价: ¥39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9活血化瘀。
健客价: ¥117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补益气,回阳固脱、预防病痛,保健强身。
健客价: ¥29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补益气,回阳固脱、预防病痛,保健强身。
健客价: ¥25主要用于对患者泌尿系统引流、导尿。
健客价: ¥29无。
健客价: ¥39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劳损和慢性骨关节炎症引起的疼痛的辅助治疗。活血化瘀。
健客价: ¥168见说明书。
健客价: ¥319见说明书。
健客价: ¥139适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劳损和慢性骨关节炎症引起的疼痛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