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有三项基本症状:语言障碍(认知)、社会交往障碍(情感)、行为异常。有的患儿只有一项或两项症状,称为“不典型孤独症”或“孤独谱系障碍”。一般认为,社会交往障碍是核心症状,只要具备这一项,就属于孤独谱系障碍。Asperger综合征只有社会交往障碍和行为异常,而语言相对比较正常。
另外,孤独谱系障碍还包括具有一项或多项未达到诊断标准的症状的情况,称为“孤独症广泛表型”,分为语言型、社会交往型、行为型。
语言型的特点是说话迟、发音不清、表达能力差、不爱说话;社会交往型的特点是性格内向、情感淡漠、不爱交际、朋友少、缺少同情心;行为型的特点是兴趣狭窄、古怪、有特殊嗜好、不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刻板而固执、缺少变通性。
有调查表明,孤独症患儿的亲属中“广泛表型”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十余倍,提示孤独症属于多基因遗传,而广泛表型是遗传基因的不完全表达的表现。
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Kanner就指出,孤独症患儿的母亲具有学历高、情感淡漠的特点,而称之为“冰箱妈妈”,认为这样的母亲不善于照料孩子而导致孤独症的发生。后来的研究推翻了这种说法,认为孤独症是轻微的脑部病变引起的,与教育无关,不能把责任推给母亲,应该为母亲平反。现在的研究又证明孤独症患儿的母亲确实存在某些问题,但不是教育不当,而是遗传所致。这项研究还发现,父亲的问题比母亲更多。母亲的问题只是社会交往障碍,父亲的问题是社会交往障碍加语言障碍。
孤独症的行为表现与强迫症有相似之处,而被纳入“强迫谱系障碍”的范畴。后者包括:强迫症,冲动控制障碍(纵火癖、偷窃癖、病理性赌博、拔毛癖、吮手指、咬指甲和购物狂),进食障碍(贪食症和厌食症),物质滥用(吸毒、酗酒),网络成瘾,抽动症,口吃,性变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