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台湾、香港的叫法,在大陆叫“孤独症”。前不久跟一位香港的专家进行交流,发现“自闭症”一词在那里有两种含义,一种就是孤独症,另一种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自我封闭”状态,例如青春期的孩子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跟父母交流。
孤独症也称婴儿孤独症或儿童孤独症,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有三大典型症状,合称Kanner三联症,即情感冷漠、言语缺陷、行为怪异。Kanner还发现,有些患儿具有某种特殊天赋,他们通常都长得很漂亮,患儿的父母往往都是高学历。
种种迹象表明,孤独症是生物学方面的异常造成的,但迄今尚未找到病因和发病机制。现有的检查方法如脑电图、CT或MRI都查不出明确的脑部异常。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孤独症在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都存在缺陷。当前的趋势是认为,认知缺陷是最根本的,认知缺陷导致情感和行为的异常。人类的认知活动分为两个方面:“自然”认知和社会认知。“自然”认知就是对自然之物也就是无生命物质或“机械”的东西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分得很清楚。客体不会试图影响主体,而是完全被动地等待着被认知。社会认知就是对自己、他人、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认知。与“自然”认知相比,社会认知要复杂得多。自然之物可以长期保存不变,而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衣着和内心活动随时都在变化。认识物体只要记住它的形状和用途就可以,认识一个人却要弄清楚他是什么样的人、心里想些什么。
孤独症患者的认知缺陷主要是在社会认知方面。他们永远无法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心理理论”的缺陷或“心理盲”),所以无法按别人的期待去行动,结果跟别人格格不入,别人也无法理解他。相反,在“自然”认知方面,他们并没有严重的缺陷,反而可能很优秀。设想一下,如果把孤独症患者放在原始森林里,他们的生存状态不会比正常人差。但是,在社会环境里,他们就难以适应。所以说,他们是“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由于社会认知的缺陷,他们很难被“社会化”,难以成为合乎要求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