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其他障碍 > 自体障碍

自体障碍

2017-03-23 来源:人格面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反映性移情阶段,如果父母对孩子夸赞过度,会让孩子对夸赞上瘾,形成依赖,一直需要外界夸赞。这样就没能力也不需要自己夸赞自己,那夸大性自体就无法有效形成,转换性内化无法实现。

  自体障碍

  适度的挫折,从养育角度看,就是在孩子,婴幼儿成长过程中,顺期自然,避免过多的赏识,也不需要人为设定的挫折。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就带有一定的不好,她在养育过程中,跟其孩子的互动中就有一定的“坏行为”,如此坏行为,就会带给孩子适应的挫折。

  自体整合过程中,如果没有适度的挫折,就无法完成转换性内化,结果是自体对客体形成过度依赖。

  这个条件的出现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度夸赞,一是过度挫折。

  很久前盛行的欣赏教育,让很多的父母过度夸赞孩子,把孩子当成了小宠物加以欣赏与赞场,倍加珍爱,结果使得孩子对父母形成过度依赖,转换性内化受阻。赏识教育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小宠物,足以让很多的父母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矫枉过正,又让很多的父母走向另一个极端,挫折教育应运而生,盛行开来。少夸甚至不夸孩子了,转换性内化受阻。按自体心理学理论,挫折过度,会造成自体破碎。自体破碎之后,需要重新整合,得有个理想化的客体。等于说,转换性内化得从头开始再来。

  在反映性移情阶段,如果父母对孩子夸赞过度,会让孩子对夸赞上瘾,形成依赖,一直需要外界夸赞。这样就没能力也不需要自己夸赞自己,那夸大性自体就无法有效形成,转换性内化无法实现。或者父母一直不在身边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镜映,夸大性自体无法出现,反映性移情就无从谈起了。

  在理想化移情阶段,如果作为客体的父母太过理想化,太了不起,太强大,意味着自体太过弱小,无力抽取客体的理想化成分,那等于说一直有个过于理想化的父母在外边,而无法内化。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太强化,对他的孩子来说,成长过程中,客体过于强大,自体无力把这理想化移情内化,所以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差不多全是草包。还有,有人发现,父母全是高学历的,他们的子女很少上得到名牌大学的。这些都是因为父母太过理想化,而孩子无法完成转换性内化。

  在另外移情阶段,也有类似的情形。如果另我太像自我,只跟着另我去做就行了,有了“他”就不用“我”,“他”的强大,使得“我”一直弱小,“我”也无需强大,因为凡事有“他”代劳了。这样一来,转换性内化也将无力完成。

  养育过程中,有时会给孩子成长人为设定挫折,平时所说的“别对他太好”就是人为设定挫折。还有,前些年很盛行的挫折教育,也是这情形,就是人为设定挫折,目的是加速转换性内化,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抗伤害能力。这一点,跟自体心理学所说的适度的挫折有点不同。它的意思是,按正常的养育方式去引导孩子成长,而不是过度保护、过度夸赞。就像温尼科特所说的足够好的母亲就行了。足够好的母亲,就是有点不太好,她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就自然会带给孩子有适度的挫折,而无需额外的挫折。否则,会走出两个极端:要么挫折不足,因为有个太好的母亲;要么是挫折过度,因为有个拔苗助长瞎折腾的母亲。

  不去刻意赏识,也不作刻意挫折,在平时的养育过程中,对孩子的信息刺激做出适度的反应,即是适度的挫折。

  垂直分裂

  自体分裂,叫做自体障碍。科胡特区分了两种自体障碍,即两种分裂:垂直分裂和水平分裂。垂直分裂即是破碎,而水平分裂则是压抑

  垂直分裂由父母的过度反应所致。三种移情过程中的心理挫折,都有可能导致垂直分裂。

  反映性移情过程中,如果父母夸赞过度,父母太以孩子为荣,导致孩子自我膨胀,孩子受夸成瘾,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就永远渴望别人的掌声,形成反映饥饿型自恋人格。离开了父母,他转而在别的关系中寻求过多的夸赞。相反,太少夸奖孩子,却又会导致孩子没有雄心,羞于表现。这些都是自体分裂表现。

  在理想化移情过程中,父母太自恋,或太能干,会让孩子一直处于理想化移情中,形成理想饥饿型自恋人格,结果是导致孩子过分崇拜权威。

  另我移情过程中,母亲跟孩子过度心心相印,孩子要什么,父母就能马上明白,就会给什么。长大成人后,会一直处于另我饥饿状态,渴求知音,到处寻觅知音。

  自体的垂直分裂原因,就是三类移情中某一类或几类过度,这样的过度,叫做移情增强。移情增强,导致自体垂直分裂。

  水平分裂

  自体的水平分裂,其原因则是减弱,就是本我受压抑而弱化。也跟三种移情有关。

  在反映性移情过程中,父母太少夸奖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没用,结果导致孩子没有雄心,羞于表现。中国传统美德主张谦逊,许多父母担心一夸孩子就会自满,孩子表现好她不夸赞,表现不好才去责罚。所以,有些孩子尽管表现不错,却是自我评价过低,有自卑感。这是自体的水平分裂,就是因压抑而本我弱化,没了闯劲。

  在理想化移情过程中,父母无能,导致孩子没有理想。这也是压抑而致弱化,是自体的水平分裂。比如说,孩子遇事,找父母商量解决,可是父母说自己没有能力帮助他,你自己来吧。成长过程中,没有了一个理想化的父母,父母很弱小,孩子也只能弱小。没有一个强大的榜样,孩子很难形成一个理想。可能就一辈子浑浑噩噩,无所成就。

  在另我移情过程中,父母跟孩子接触太少,等于没有人能给他示范,导致孩子掌握不了技艺。或者是没有机会能与父母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孩子的能力难以习得,一直很弱。在这五六岁另我移情阶段,如果没有父母陪他玩,将来可能就有可能不会玩,不跟别人玩,不合群。

  科胡特的理论,有些地方不太清晰,自体心理学这一学派就只是他一个人在那边研究。他的理论研究及相关原成果,见于他出的三本书。可这三本书,也是前后矛盾百出。有些说法,让人理解起来也是前后不一样。再说,他的理论跟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有很大的出入。精神分析理论有一条简单的主线,就是能量守恒——缺什么补什么,多什么抛什么。比如说,你讨厌那个人,那是因为你内心有着那个人相同的某些不好的特质,你想把它抛掉;你如果喜欢上那个人,那是因为你的身上缺少那个人身上的某种优点,你想把他那里的优点挖来补上自己。比如说,有些人少时缺爱,长大后,他会四处觅爱。少时候,母爱充足,长大后充满爱心。

  经典精神分析理解起来比较机械,而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则是相对复杂,难以理解。

  自体破碎

  比自体分裂更严重的是自体破碎。

  按照科胡特理论,个体心理障碍其实就是自体破碎。一个人如果自体完整,其心统一,即没有心理障碍。有心理障碍即是有自体破碎。心理障碍程度即是自体破碎程度。如果自体完全破碎,即是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其心理状态会有不同表现,自相矛盾,完全不协调。像是双相情感障碍,其自体在双相发作时,会碎成两片,一自躁狂,一片抑郁。然后,这两片心境轮换上场,交替出现。而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则会碎成四片,即是好客体坏客体,好自体坏自体,或者说是好父母与坏父母,好孩子与坏孩子。而有些心理障碍患者,整体上好,自体局部破碎。有个窥阴癖病人,被抓,扭送到派出所。通知其单位领导去领人。领导去后一看,傻了。这个员工口碑一直非常好,一直是优秀员工。这么好的员工,怎么会干这事?不可理解。这个人,就是自体部分破碎,整体完好。做出来的那偷窥事,即是因为那部分破碎了,而平时做人很好,即提示整体完整。

  这些人之所以自体破碎,是童年时父母客体没有有效促进自体整合。如果来求助,咨询师就得扮演自体客体,在咨询关系中,引发自恋移情,重新修复破碎的自体,促其整合。

  婴儿的自体就是破碎的。这破碎的自体,随着个体成长,会借助于自恋移情——反映性移情、理想化移情、另我移情,并通过转换性内化,整合而形成“内聚性自体”。按照罗杰斯说法,这内聚性自体,即是自我实现的倾向。

  胡科特理论很多地方,跟罗杰斯理论相通,可能是借鉴了其中的某些内容,然后换成精神分析术语加以表述,后来被精神分析委员会接受而自成体系。

  一个婴儿如果小时候没有一个合适的自体客体,完整的自体就很难形成,那就会自体破碎,长大后会是自恋性人格障碍,会一直处于自恋人格中从反映型饥饿到融合饥饿的某个点上。

  自体破碎,自体的“个别”心理现象突显,像是冲动控制障碍、进食障碍、成瘾行为,以及性和攻击性,还有躯体化。

  有些病人,平时表现正常,可他就有一个坏毛病,会赌博,或者是偷窃。就是他相应的那部分自体破碎。还有像是进食障碍、成瘾行为,都是因为自体部分破碎。

  性与攻击性,也是自体破碎的结果。这里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分歧。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于本能,生物学意义上的性与攻击性是人的心理动力。而客体关系理论则认为人的行为动力不是源于生物学本能,而是因为关系的需要,关系才是行为的动力。它的意思是,关系驱动着个体去做出相应的行为来。它认为,性与攻击性不光不是行为动力,反而是自体破碎的结果。一个自体完整的人,他要去做什么事,不只是面为有性或攻击性的驱使。比如说农民锄地,是一种攻击行为,或者是猎人打猎,也是攻击行为,但驱动这“攻击”行为的内在动力却不是攻击性本身,而是因为源于关系——生产关系,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劳动,在生产过程中获取物质生活条件。而这样锄地这样的攻击行为,只是劳动的方式或手段。

  如果一个人真的出现纯粹的攻击行为——为攻击而攻击,那意味着他的自体破碎,如果自体完整,他就不会做出攻击行为来。这样的理论观念,颠覆了弗洛伊德的说法。弗洛伊德的观念是,人都有攻击性,因为这是本能,这本能都会驱使攻击行为展开,不管自体是“破碎”还是“完整”。自体心理学还走得更远,它认为性变态,或者是性行为障碍,或者是其他跟性有关的心理问题,都是自体破碎后的相关表现,而不是生理本能作用下的必然表现。

  弗洛伊德还认为,攻击性与死本能,都属于原始的生理本能,它们会驱动着人们的破坏性行为。因为这些本能总在是人类的内心深处存在,所以,人类的破坏、毁灭就难免了。比如说,二次的世界大战,就是人类攻击性与死本能的极致表现。还有,如今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恐怖分子,天天杀人。还有,现在很多人认为,核大战不可避免。

  按照科胡特所说,自体破碎,带来攻击性。那么,自体又是如何破碎的呢?有三个原因,一是严重的创伤性事件,一个是婴儿期没有一个好自体客体,还有一个是无回应。前两个原因好理解。

  无回应,就是信息刺激客体,没有得到有效的回馈。一个人做了什么事,受赞赏、被理解,即是回应。通俗地说,就是情感互动,情感回报。一个人需要回应时,无回应,就有可能导致自体破碎。

  有些人跟别人发生冲突,有情绪表现,希望对方能安慰他,可是对方不明白,无回应,就会令其抓狂,令其崩溃,这就是自体破碎的行为表现。

  对于个体来说,“自体破裂”是非常可怕的,大难临头的感觉,甚至有世界末日的感觉。当自体的完整性受到威胁时,会出现恐慌和“自恋性暴怒”。惊恐发作就是预感到自体破碎而有相应的恐慌反应。自恋性暴怒,其发生的机制跟惊恐发作一样。预感到自体破碎时,会挣扎,此时可能会有攻击性行为。

  自恋性暴怒与恐慌,其实都是应激反应。科胡特发现,日常生活中,无回应,就有可能引发自体破碎,导致个体的急性应激反应。医院里发生的医生被杀事件,往往就是医生的不回应引发患者的激越状态,而出现自恋性暴怒。患者杀害医生事件,一般当事人没有事先的预谋,只是得不到回应,自体破碎,而导致的急性应激反应。患者们一般有个认知预设,就是总觉得医生会关心他,会回应他的关切。一旦医生无回应,他的预期落空,就会出现自恋性暴怒。当时,如果有人回应,跟他共情,医生被杀害事件就有可能避免。除非此人本身就是偏执狂,事先预谋,今天要放倒几个医生。

  日常治疗过程中,有些病人的心理状况无法用自体心理学理论去解释。解释不了,没有关系,那就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如果客体关系理论也解释不了,那就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去解释。精神分析理论博大精深,都是工具。哪个工具可用,就用哪个工具去治疗。这需要服从于治疗,哪个理论能用来治疗就用哪个理论。面对不同的病人,病理机制不同,解释也各不相同。有些病人是自体出了问题,就用自体心理学解释,有些病人是俄狄浦斯期出了问题,则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从时间节点看,发病根源在婴儿初期的,往往是自体整合不良,可用自体心理学理论。如果是自体破碎,不管是何处破碎,都可以在自体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实施治疗。时间稍往后的,往往是客体关系出了问题,这样的病人可用客体关系理论去实施治疗。再往后,就是俄狄浦斯期出问题,则用经典精神分析去治疗。

  从心理障碍适用状况看,经典精神分析,一般可用来治疗神经症,因为神症病根在于俄狄浦斯期,而经典精神分析就是研究俄狄浦斯期心理的。客体关系理论,则可用来治疗人格障碍与神经症,因为这两类心理障碍跟关系发展关联。自体心理学理论可以用来治疗精神病、人格障碍、神经症,以及心理危机,因为它们都则自体分裂或破碎引起。危机干预,只能用自体心理学理论指导。比如说,一次事故,一家人都死亡,只剩下一个,会引发这个人自体破碎,就用自体心理学理论,去修复他那破碎的自体。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