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护理照顾 >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指南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指南

2017-03-22 来源:精神科护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精神疾病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要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定期复查,不随便停药减量。了解病情复发的规律和复发的先兆症状,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意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减少危险因素,增加保护性因素。

  其实,很多精神疾病患者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并感觉到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因此,学会自我护理,其实也是精神疾病治疗中最关键的一环。

  要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作为患者,最需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自己疾病的情况及严重程度。精神疾病其实与感冒、胃溃疡等都一样,都是一种疾病,也都是因为各种致病因子导致机体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得病与否不是患者自己意志力可以控制的事情,也不能说明患者的道德或智力有问题,只要通过正确的治疗手段,患者都是可以恢复健康状态的。因此,精神疾病患者应正确处理由于社会偏见所造成的不良心理,换位思考别人的想法,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家人的支持下,选择走出去,适当、适时地与周围人接触。

  要积极配合治疗

  精神疾病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要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定期复查,不随便停药减量。了解病情复发的规律和复发的先兆症状,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意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减少危险因素,增加保护性因素。精神病患者应该多与大夫进行沟通,明确自己应该做好哪些事项。并且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不要因为精神病而看不起自己,要积极的摆脱这种困境。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人交往,增强社会意识

  当患者的病情进入维持期后,由于治疗的长期性,患者本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此阶段,患者会出现生活懒散、个人卫生差、不愿与人交往、不愿承担责任、对家人不关心、个人爱好和兴趣减少等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并无特别好的药物可以治疗。因此,患者千万不能有在家“养”病的思想,更应该积极走出去与人交往,培养亲情和友情,多多参加生产、社会实践,增强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防止丧失已获得的能力,加重病情。

  最后,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

  情绪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特别是负性的情绪(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往往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疾病复发,或症状加重。因此,在维持用药期间患者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分焦虑、紧张、悲观和抑郁。要学会向家人或朋友倾诉,或转移目标,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通过积极的行为方式改变自己的负性情绪。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