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患儿行为问题及其与父母孤独症特质和家庭功能的相关分析!
摘要:孤独症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交流障碍、狭窄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为核心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主要通过长期的行为干预和训练改善症状。
目的
了解
孤独症患儿行为问题、临床症状及其父母的孤独症特质情况以及与家庭功能的相关影响。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29例孤独症患儿家庭作为孤独症组,招募30名健康儿童家庭作为对照组。采用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uti
smDiagnosticInterview-Revised)与患儿母亲进行访谈并确诊,家庭功能量表(FamilyAssessmentDevice,FAD)评估家庭功能,孤独症谱系量表(AutismSpectrumQuotient,AQ)评定患儿父母孤独症特质,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评定患儿行为问题。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家庭功能的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
(1)孤独症组FAD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368~-3.037,均P<0.01)。孤独症组父亲AQ社交技巧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父亲[(3.86±1.43)分与(2.73±1.20)分;Z=-3.109,P<0.01],孤独症组母亲AQ社交技巧[(3.66±1.26)分与(2.23±1.25)分]和沟通维度[(2.72±1.75)分与(1.57±1.38)分]得分高于对照组母亲(Z=-3.151、-2.231,均P<0.05)。孤独症患儿存在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交往不良、强迫、社交退缩及多动等方面(Z=-4.554、-3.872、-5.260、-3.764,均P<0.01)。(2)患儿CBCL分裂样及总分与FAD总功能得分呈正相关(r=0.712、0.657,均P<0.01)。患儿CBCL强迫、母亲AQ沟通维度和父亲AQ社交维度与FAD问题解决呈正相关(r=0.626、0.580、0.574,均P<0.01)。
结论
孤独症患儿家庭功能存在明显缺陷,患儿行为问题及其父母的孤独症特质均可能与家庭功能损害有关,尤其是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功能与患儿及其父母相关。
孤独症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交流障碍、狭窄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为核心的广泛性
发育障碍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主要通过长期的行为干预和训练改善症状。近年大量研究显示,一些孤独症患儿的一级或二级直系亲属虽然社会能力未明显受损,且并未达
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但符合孤独症亚临床表现,即孤独症特质,包括社交、言语和行为方面的特质,由此提出孤独症广泛表型(broaderautismphenotype)的概念。
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的心理、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且家庭功能与家庭成员的行为特点、情感互动等有密切联系。家庭作为孤独症患儿
持久训练的重要场所,其功能正常对患儿病情的缓解有重要意义。了解孤独症患儿家庭功能的具体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从家庭功能角度进行干预,对患儿的训练及症状缓解有重大意义。既往大量研究显示,孤独症家庭功能差于健康对照组,但并未明确家庭功能具体受损的维度,且多从患儿照顾者生活应激、照顾负担、心理健康等角度评估其家庭功能,忽略了患儿本身的临床症状及其伴随的行为问题,以及患儿父母孤独症特质等方面对家庭功能的影响。我们的研究旨在明确孤独症患儿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具体受损维度,并且探讨患儿行为问题和核心临床症状及其父母的孤独症特质两方面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从而为患儿家庭功能的干预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以助于患儿的症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