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护理照顾 > 居家养老如何突破多重瓶颈?

居家养老如何突破多重瓶颈?

2017-03-04 来源:中国养老咨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养老照料中心不是终点,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养老照料中心的服务还进一步深入到了社区,通过建立社区服务站的形式,由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进驻社区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来,北京,在治理大城市病、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正在面临一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考”并书写着答卷。

  这份答卷,同样也蕴含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建言献策的新知灼见。

  从1月20日起,本报推出“2016两会特别报道”,力图梳理、再现这份向中央和人民上交的“答卷”。

 按照大会议程安排,今天下午市人大代表将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在22日王安顺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优先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北京市“十三五”规划更是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的重点”。从1991年开始,北京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常住老年人口将达到400万人左右。

  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从机构养老向居家养老过渡成为现实选择。但是,由于养老服务存在滞后性,未来五年,如何让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深入社区?如何平衡布局不合理的机构养老资源,缓解中心城区老人“一床难求”的局面?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北京市300多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解题思路一:远距离的养老机构并不是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表示,《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从立法角度,将未来的发展重点放到居家养老服务上,重中之重就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长期从事养老问题研究的北京市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缪青也认为,对比发达国家的养老经验,集中式、大规模、远距离的养老机构并不是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相反,靠近社区的小规模、综合性、多功能的养老设施才是应对老龄化的现实选择。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这个方面,北京市已经走出重要一步——推进街道、乡镇层面的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目前,北京市已经建成150余个养老照料中心,今年还将建设至少40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支持100家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完善辐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

  养老照料中心不是终点,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养老照料中心的服务还进一步深入到了社区,通过建立社区服务站的形式,由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进驻社区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社区服务站的优势是可以及时反映和解决老人的需求。”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李绍纯介绍说,养老照料中心将实现街道乡镇层面的覆盖,为辖区老人进行服务。

  下一步,居家养老服务将深入社区。今年朝阳区完成试点建设80个、海淀区完成试点建设10个具有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精神关怀、养老助餐服务等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驿站。“养老驿站就是社区层面的、供老年人以日间活动为主的场所。”李绍纯透露说,“养老服务驿站已经被纳入‘十三五’规划,根据试点的经验情况,今年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解题思路二:机构养老床位布局向中心城区倾斜

  根据北京市“9064”的养老服务模式,4%的老年人将入住养老机构。至2020年,北京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规模将近400万人,这也意味着,16万老人需要入住机构养老设施集中养老。

  然而,市人大巡视组在此前的调研中发现,“目前全市大约12万张床位,实际‘养’了不到4万的老年人,三分之二的床位是闲置的,入住率还不到40%”。机构养老存在入住率过低及床位大量闲置现象,严重阻碍了机构养老本该发挥的效用。

  北青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城郊养老机构床位闲置的现象非常普遍。以朝阳区十八里店乡的兴爱养老院为例,养老院共有床位240张,但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实际入住老人数量也就“百十来人”,这意味着一半左右的床位还处于闲置状态。

  与城郊养老床位大量闲置对应的是中心城区一床难求的局面,由此反映出,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的不合理。截至2014年底,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为321.6万人。其中,城六区集中了近200万,70岁以上老年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城六区都占到了70%,而城六区的机构养老床位占比不到全市的4成,养老机构和床位极为欠缺。

  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缪青也认为北京的机构养老布局存在方向问题,“此前对于养老设施建设的认识有误区,没有了解老人的真正需求”,据他观察,高达85%的老年人实际上不愿意去养老院,“在就近养老的传统观念中,入住养老院往往给老人一种‘等死’的感觉”。

  李绍纯指出,关于城郊养老院入住率问题,市民政局也专门开展调研,“成因十分复杂”。不过,未来的机构养老设施将按照“养老设施专项规划”要求,均衡布局全市机构养老建设。

  这意味着,在养老机构的规划建设方面将充分考虑中心城区的养老问题。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充分挖掘旧城内现有设施的潜力,适度新增养老设施床位,机构养老床位按百名老人2.5床配置。而旧城以外地区通过规划新增与现状挖潜相结合,巩固提高机构养老设施数量和水平,基本满足本地区养老需求。

  如何挖掘潜力?比如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利用自有用地或闲置设施建设养老设施,包括一、二级医院闲置床位及闲置的市政设施、工业厂房、学校、宾馆、商业设施等。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按照“养老设施专项规划”,从2015年起至2020年,全市新增养老床位约5.36万张,有3.27万张将建设在城六区,其他2.09万张在其他10个区。届时,城六区养老床位总数将达到7.52万张,其他10个区为8.88万张,比例渐趋平衡。

  其他解题思路

  1.加大适老社区的建设力度,开展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工作

  2.利用闲置设施,解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问题,在朝阳门街道养老照料中心,10多个房间分别对应着家政、健康管理、理发,洗衣等不同的服务项目。在理发间,工作人员正在给一位老人理发,由于只收取3元钱的费用,仅当日就接待了17位老人。在隔壁的健康管理室,三位老人边交谈边在按摩椅上接受免费的康复理疗。“现在天冷了,许多老人不方便来,夏天来按摩的老人都要排队。”养老照料中心孙茂春主任说。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