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证据提示,锂盐及氯氮平是对于自杀行为相对有效的治疗药物。
对于潜在自杀患者,应用精神科药物时进行密切的临床监测是有必要的。
据报告,存在自杀观念的心境障碍患者中,约1/3曾有自杀行为,约4-5%自杀死亡。
自杀行为与精神障碍之间存在强关联性,并可能因此需要进行药物干预。然而目前针对精神科药物抗自杀效果的研究非常有限,仅少数研究发现氯氮平可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锂盐对于双相障碍患者具有抗自杀效果等。
对此,哈佛医学院的LeonardoTondo与RossJ.Baldessarini回顾了各种精神科药物长期治疗对自杀风险的影响,旨在对自杀行为的预防提出建议。研究8月20日发表于CurrentPsychiatryReports,要点如下:
主要发现
锂盐
对于双相障碍及可能对于单相抑郁症,有证据显示锂盐长期治疗有预防自杀行为的作用。但目前还不清楚这种作用是特定的抗自杀效果,还是通过锂盐针对抑郁、情绪不稳、攻击及冲动的疗效而发挥作用。
一项meta分析显示,锂盐治疗可使心境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降低80%,使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降低约83%。
抗惊厥药物
若干研究显示,抗惊厥的心境稳定剂(卡马西平、拉莫三嗪、丙戊酸盐)对于双相障碍或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有抗自杀效果,但效果远不及锂盐。
一项针对11种抗惊厥药物的meta分析发现,抗惊厥药物对于癫痫患者有预防自杀观念及行为的作用,但对精神障碍患者无效。
抗精神病药
证据显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抑郁症、特别是急性双相抑郁具有疗效,且引发激越、躁狂及心境转相的风险较低。尤其是氯氮平已被证实可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相关行为。
未来应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潜在抗自杀作用进一步评估。
抗抑郁药
短期及长期抗抑郁药治疗对于单相抑郁相对安全,但对双相抑郁的安全性尚不确切。
有大量证据显示,短期及长期抗抑郁药治疗可降低单相抑郁的自杀风险,但效应呈年龄依赖性。
无论单相或双相抑郁患者,若伴混合特征如激越、愤怒、烦躁、易激惹、失眠、行为失控、物质滥用,抗抑郁药治疗可能增加自杀风险,尤其是对于年轻患者。
抗焦虑药及镇静剂
有限的证据显示,抗焦虑药短期及长期治疗均无改变精神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作用;相反,镇静性抗焦虑药可能升高自杀风险。
苯二氮?类相关的行为脱抑制作用可能增加患者的冲动及攻击行为,特别是对于合并酒精使用及人格障碍的患者。
苯二氮?类及唑吡坦使用可升高自我投毒率。另外,骤停药物可能升高自杀风险。
结论
回顾发现,接受密切监测是锂盐或氯氮平长期治疗获益者的普遍特征,这有助于识别及干预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早期征兆。提示对于心境障碍患者,针对自杀风险的全面管理、及时监测是必要的。
此外,自杀风险与年龄、情感性障碍的类型、疾病时长及严重度、疾病所处阶段均有关。心境障碍患者的自杀行为增加主要与抑郁心境有关,特别是在伴混合特征的患者中。然而,目前证据显示,抗抑郁药可能潜在增加伴混合特征患者的自杀风险;相比之下,心境稳定剂及抗精神病药可能是更安全、合理的选择。
结合现有证据,锂盐及氯氮平是目前减轻长期自杀风险最有效的药物。此外,电休克疗法及住院治疗也可短期改善急性自杀危险,但长期效果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