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药物治疗 > 联用牛磺酸治疗初发精神病:是否靠谱?

联用牛磺酸治疗初发精神病:是否靠谱?

2016-12-06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牛磺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抑制性氨基酸,可激活GABA及甘氨酸敏感性氯离子通道,抑制NMDA受体,对钙离子内流、神经元兴奋、渗透压调节及膜稳定等生理进程具有多重影响。

  针对初发精神病患者,相比于安慰剂,在低剂量抗精神病药基础上联用牛磺酸4g/d治疗12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总体、阳性、抑郁症状及功能水平,但对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无显著效应。

  初发精神病患者通常较为年轻,功能保留较好,尽可能理想的初始治疗对患者而言意义重大。然而,很多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应答并不完全,持续存在的症状及认知损害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构成了显著的阻碍。

  牛磺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抑制性氨基酸,可激活GABA及甘氨酸敏感性氯离子通道,抑制NMDA受体,对钙离子内流、神经元兴奋、渗透压调节及膜稳定等生理进程具有多重影响。此前已有研究探讨了牛磺酸针对抑郁、心衰、心肌病、视网膜变性及生长发育迟滞等疾病的疗效,另有研究显示,牛磺酸对所谓的「精神病状态」,即谵妄、幻觉等具有治疗潜力。

  一项11月8日在线发表于JClinPsychiatry的研究中,研究者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探讨联用牛磺酸治疗能否改善初发精神病患者的两大主要转归:症状及认知功能。121名年龄18-25岁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其基线时BPRS平均得分为47.5,在接受低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基础联用牛磺酸4g/d或安慰剂,治疗为期12周,评估工具包括BPRS、PANSS、CDSS、MATRICS等。次要转归包括耐受性及安全性,以及其他临床及功能指标。

  共有97名患者接受了治疗,最终86名患者被纳入分析,其中牛磺酸组47人,安慰剂组39人。入组前,受试者使用抗精神病药已9-10个月,两组患者各有13人使用利培酮,其他受试者使用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奥氮平及喹硫平;安慰剂组一名患者使用氯氮平。牛磺酸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抗精神病药平均剂量分别相当于263.6(127.1)mg和364.4(213.5)mg,中位剂量则分别为300mg和320mg。

  主要结果

  症状:治疗第6周时,两组在所有症状学转归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然而第12周时,基于BPRS总分减分,牛磺酸组受试者的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0.004);效应值为0.67,提示中等规模的疗效。

  具体来看,基于BPRS精神病性子量表,牛磺酸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多疑、幻觉、不寻常的思维内容、概念紊乱)的改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0.026,效应值=0.49);另外,牛磺酸组在Calgary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P=0.047)、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P=0.040)及PANSS一般精神病理学量表(P=0.042)的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但效应值不高,分别为0.44、0.46和0.46。

  阴性症状方面,两组在第6周及第12周并无显著差异。

  认知:基于MCCB,两组在第6周及第12周无显著差异。

  安全性和耐受性:两组在第6周和第12周时的副作用发生率均很低;基于UdvalgforKliniskeUndersogelser(UKU),一种精神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量表,牛磺酸组在乏力/懒惰/疲乏度增加这一条目上显著优于安慰剂组(4.7%vs14.0%;P=0.006)。

  讨论

  研究者指出,相比于安慰剂,联用牛磺酸治疗第12周可显著改善初发精神病患者的总体症状,但对认知无显著改善效应。另外,牛磺酸对若干次级转归,包括阳性症状、抑郁及总体功能方面均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且总体耐受性良好。

  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仍是药物研发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很多患者的认知损害在病情既已存在,可能是疾病的一部分,但其生物学机制仍不甚明确。先前有研究显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内侧前额叶皮质的牛磺酸水平与信息处理速度显著相关;并且,较高的牛磺酸水平与较短的病程相关。

  基于上述信息,如果试图通过补充牛磺酸改善认知功能,可能需要针对前驱期甚至更早期的患者开展研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