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护理照顾 > 如果你身边人抑郁了,请别只说“想开点”

如果你身边人抑郁了,请别只说“想开点”

2016-12-02 来源:猎聘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普通人对抑郁症大多一知半解,患者在经受内源性痛苦时,为避免让亲友产生误解,时常选择避而不谈。而在职场环境下,“看精神科”要么是玩笑,要么可能会让人承担失业风险。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精神问题,尤其是抑郁症导致的极端案例越来越常见。或许你也有这样的感觉——身边谈论自己“抑郁”的朋友逐渐增多。精神健康理应得到职场人们的更高重视。这段时间,我们采访了数名职场人,和他们聊了聊身边的抑郁症故事。

  很多时候,对于职场人而言,有关抑郁症的话题是以玩笑的方式开启的。

  “前几天,我在网上做了个抑郁症测试,结果说我已经中度抑郁了。”季飞笑道。

  从国内某航空类高校毕业后,季飞便前往国内一家“很大的民营航空企业”,担任地勤工作者。这是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薪资丰厚,技术壁垒高,身处高大上的航空圈子,所在城市气候宜人,一年数次的免费往返机票。但与此同时,民航类工作也有着月之暗面,“焦虑和抑郁在这行里更普遍”。

  飞机的航向由机组、地面指挥、航线规划等多层人员管控,这也使得整条工作线上的成员普遍承受高压。地面指挥员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与专注,在这种高强度精神重压下,他们必须每几个小时换一次岗,“事故风险会随着连续作业不断上升。”对于季飞而言,他的决策将可能影响一架航班的起飞时间,几分钟的反馈延迟就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季飞认为自己虽然有过抑郁阶段,但问题并不严重,他擅于用玩笑化解压力,“我的‘抑郁’可能更多来自于‘个人问题’,为什么不找空姐?你懂的。”

  除此之外,漫长的工作时间也增加了民航工作者暴露在精神问题下的概率。最近几年,国内外民航业频繁发生由精神问题引发的重大事件。2015年,德国之翼某飞行员因抑郁症驾机自杀,乘客全部遇难,而在2014年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调查结果也显示该航班机长一直被抑郁纠缠,“有明确自杀嫌疑”。

  普通职场人并未处于类似的高压情境中,但随着房价、物价、城市环境以及职场竞争等外部因素形成合力,职场逐渐成为抑郁症肆虐的重灾区。中国心理协会曾发布过一项“中国职场抑郁症调查”,数据称工作场所中的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2%至4.8%,换言之,在职场中,每50人中就有一至两名抑郁症患者。

  更关键的是,众所周知,抑郁症是一种与死亡直接相关的精神疾病,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医六院)医生唐登华称:“所有自杀者中,70%的人患有抑郁症;每7个抑郁症患者中,有一个最终自杀。”

  从情绪角度讲,抑郁症患者频繁被悲伤、自责、焦虑等负面情绪困扰,“生命无价值”感是最为直接的体验。而从行为方面,病患通常活力受限、记忆力衰退、注意力涣散、食欲与性欲不振。而在职场中,抑郁带来的最直观问题便是效率下降及误工频繁。

  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刚此前接受采访时说:“抑郁症总被人们当作“犹豫不决”轻视,这些症状会对患者工作造成巨大负面作用,患者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完成工作,且更容易出错。”

  在季飞的观察范围内,他认为同行抑郁成因与个人行事风格有直接联系。“有的人心比较高,或者说责任心比较强,他们会为一点差错反复自我责备。有的人则擅于自我调节,毕竟差错在所难免,只要结果可以接受,也就没必要对自己太过苛责。”季飞说道。

  中国互联网巨子之一张朝阳曾有过一段典型的抑郁经历,而他的精神困境似乎与心性直接相关。张朝阳从小就自命非凡,“考试没得第一就会惩罚自己去冬泳”,但现实则直白得多,在互联网企业竞争中,没人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2012年复出后,张朝阳复盘自己的抑郁经历:“成功者往往什么东西都必须按自己的意图走,我变得更加完美主义,想要控制一切,我甚至认为自己可以活150岁。”

  在职场中,安于现状与不甘平庸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心理姿态?某种程度上讲,这可以归于“理想与现实”这一终极议题名下。在大城市的职场人群中,或许没有人称得上真正的“安于现状者”,但通常处处显露出“不甘平庸”的职场人更容易陷入“严以罪己”的抑郁状态。

  新闻业是个充满了理想主义情结的行当,但在现实的钳制之下,这里成了职场抑郁的高发地带。

  燕哥是北京一名媒体工作者。身为90后的他自称“从初中开始就有了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意识”他渴望引导与教化大众。供职于某电视台那段时期,燕哥的理想逐渐露出了底色。

  他坦言,在理想的感召下,他多次尝试“触及一些不该触及的领域”——“我认为这是对社会的正向促进”。在最近几年,全国媒体管控不断收紧的大背景下,燕哥扎扎实实的体会到了高远志向背后的无力,他越是坚持,选题与内容连番被毙带来的挫败感越是尖锐。

  离开电视台后,燕哥陷入了不断裸辞的怪圈,从精神到物质不断面临危机,最低谷的时候,“一面是消沉的自己,一面是房东的催单”。

  正如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阿姆斯特丹》中写到的那样:“我们的大部分就像是冰川一样淹没无痕,凸现出来的只是那冰冷而又苍白的社会意义上的自我。”在职场中,我们能感知到的,其实只是每个人身上最易于被人感知的部分,它经过了社会观念的洗刷,也被每个人自我修饰,重新铸造。在特定环境中,现代社会所传授的智识与理性足以让病患“看上去很正常”。

  朋友们眼中的燕哥情绪饱满,语速惊人,“不愧是拿过几次北京市新闻奖的好青年”。谈起“抑郁”时,燕哥满脸苦笑道:“我曾经为之努力过的,但凡一丁点的改变都是有价值的。然而,那点努力扔到群众的汪洋大海中,根本是泥牛入海。”总结自己的困境时,燕哥将自己的病源归结于外部。

  名人死于抑郁症的自杀案几乎每年都在发生,媒体报道铺天盖地跟进,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已经较为广泛,但在大众广为认识的“抑郁症”语境下,抑郁症与躁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也有人将之称为焦虑型抑郁症)常被人们混为一谈。医疗交流网站“丁香园”上描述了一些躁郁症在社会行为方面的鉴别方法:“表现为抑郁发作的患者,若伴随有混乱的社会心理应激事件、多次换工作、多次离婚、多次搬迁、破产以及各种不可预测性的行为等,则很有可能是躁郁症而非抑郁症。”

  躁郁症极具隐蔽性,如同休眠火山。黄森是一名轻度躁郁症患者,他开口虽是一腔柔糯的江浙普通话,却有一副典型的东北糙汉子模样。“我一年可能会‘发疯’那么几次,如果手头的创意受阻正好和情绪碰上了,可能就会有点失控。”

  作为一名新媒体编辑,黄森“把创意看得很重”,与友人干掉三壶800ML的清酒之后,他便尝试在街头找人茬架。一系列寻衅动作迅速得到了路人的回应,一名骑电动车的夜归人停车叫骂,黄森从路边抄起一辆自行车便要挥向路人,骑车人象征性地丢来一块砖头后,便驾车飞奔而去。

  除了日常行为失常外,躁郁症状有时难免引起社会问题。有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患者一年内自杀意念出现次数高于正常群体10倍以上,而病人一生里出现的自杀意念次数更是比正常群体高出15倍以上。2014年瑞典一项大范围观察研究表明,9.0%的双相障碍患者死于自杀。男性双相障碍患者死亡原因中非正常死亡(意外、自杀和暴力)占19.1%,女性则是11.8%。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意志将无可避免的受挫,而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自我认知受到各式各样的噪音干扰,欲求倍增,但满足欲求的资本却处于相对较为缓慢的变动状态中,精神疾病便蔓延开来。19世纪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的诗句足以描写抑郁症患者的这种心境:“徘徊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去,另一个却无力诞生。”

  因由于反复被负面情绪暗示,除行为表现上的失常外,抑郁症患者脑中通常已经出现器质性异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人员收集并解剖了一些抑郁症自杀者的脑部标本,结果显示样本大脑内的三种神经递质(5-HT、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浓度低于常人。大脑神经递质是负责在神经元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前文提到的三种神经递质分别传递的是“情感感知力”、“生命动力”、“愉悦感”,它们出现异常,患者的“生无可恋”感就越发强烈。心理刺激因素通常只是诱因,当大脑受到持续、强大的外界刺激或压力,抑郁症等精神障碍便将不期而至。

  中国抑郁症患者中主动就医者仅10%,这10%中又只有20%曾接受系统治疗。普通人对抑郁症大多一知半解,患者在经受内源性痛苦时,为避免让亲友产生误解,时常选择避而不谈。而在职场环境下,“看精神科”要么是玩笑,要么可能会让人承担失业风险。另一方面,抑郁症有着明显的隐疾属性,它能够骗取自我认知,让患者接受“我就是这样的人”。事实上,现代医学环境下,针对三种神经递质研制的药品早已能够有效控制病症。

  职场常见的轻度与中度患者要么并不认为自己被抑郁症困扰,要么接受“宿命”,等待自愈。

  在北京朝阳门徘徊的那段日子里,笔者的发小小J一直在与求死的欲望同行。

  小J10岁的时候,他经营汽修厂的生父因为家庭矛盾自杀,给小J留下了最初的死亡阴云,同时也意味着他优越的童年生活结束了。

  小J的继父是名矿区工人,送小J读完大学后,继父甚至为他介绍了在北京当某个“大人物”司机的工作。不幸的是,小J的继父去年因病去世,重组家庭陷入财务纠纷,小J忽然间“想明白了”。他想要在北京闹市区制造一起“意外”,结束一切。“买上两包3块5的都宝,然后在朝阳门外一直抽,然后看跳在哪辆车前面(死)比较体面。”小J说道。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