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自闭症儿童一则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在自闭症儿童家长圈子里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11月15日,河南许昌的崔先生带着患有自闭症的13岁儿子,到新郑国际机场乘机前往珠海。
在候机期间,机场工作人员发现崔先生的儿子一直在机场“来回不停走动”、出现“高声喊叫”等异常行为。于是登机时,值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要求二人暂时等待,但崔先生儿子的这一怪异行为,一直并未平复。经询问,工作人员才得知其患有自闭症,为了整个机舱的乘客以及航行安全着想,他们要求崔先生出示医院开具‘适宜登机’的证明。
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复称,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际运输规则》,承运人认为旅客的行为、年龄、精神或者健康状况不适合旅行,或者可能给其他旅客造成不舒适,或者可能对旅客本人或者其他人员的生命或者财产造成危险或者危害,承运人有权拒绝运输旅客及其行李。拒绝他们登机,也是对整个机舱的乘客以及航行安全着想。
这则新闻发出,新华网、人民网等数百家网站和新闻客户端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澎湃新闻、山东电视台及其他省内媒体也纷纷联系采访跟进。各门户网站的新闻评论更多达上万条。关于支持航空公司做法和认为航空公司歧视自闭症儿童的两派争论纷纷。
我们更关心这对父子后续情况如何:
崔先生表示,航空公司没对自己和孩子做出其他过激行为,他已收到航空公司的机票退款,同时对方也承担了许昌往返郑州共计160元的大巴车票费用。15日下午,他重新购买了二人16日下午的火车卧铺,乘坐火车返回珠海。
“可能工作人员对自闭症患者了解太少”。崔先生对航空公司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接受,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一件事,引起更多人对自闭症患者群体的关注。
自闭症属于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据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自闭症研究指导中心等机构在2015年的估算,中国自闭症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0~14岁患儿的数量超过200万。
虽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自闭症患者,但在很多人眼中,自闭症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公众还有着对自闭症的种种的不解。
因为不了解,不少人误把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等同于“熊孩子”,或者“家庭管教不当”,甚至对自闭症儿童带有恐惧感,产生心理排斥。
事实上自闭症儿童不是神经病患儿,他们普通存在语言、交往和情感障碍,做事迟缓刻板,性格孤独封闭,行为比较怪异,这正是自闭症儿童需要得到关爱和呵护的地方。
目前,中国自闭症儿童在就学、医疗、旅游、等诸多领域还受到种种限制,属于弱势群体。推动自闭症儿童享受正常待遇的权利,还需要家长、机构、专家、相关研究人员一起发声,呼吁全社会共同关爱自闭症儿童。
这个事件,也在自闭症儿童家长群里引发了讨论:
有为孩子的未来感到担忧,也有家长提出了作为星儿家长,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闭症群体对外的形象;还有家长从实际事例出发,反思自己要改善孩子的不当行为,遵守社会基本准则,”帮助孩子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