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孤独自闭 > “拉练死”自闭儿尸检出结果 这些事自闭儿家长要知道

“拉练死”自闭儿尸检出结果 这些事自闭儿家长要知道

2016-07-12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自闭症的康复过程是一个终身的过程,症状程度较轻或高功能的自闭症儿童经过教育训练,适当环境安排,能够进行独立生活,可适应某种行业;症状严重或低功能的自闭症儿童,类似重度或极重度智能不足,则需长期养护并且提供基本生活卫生照顾。

  小编在《自闭幼童拉练致死 需警惕自闭症孩子的饮食》一文中提到,今年4月,在广州番禺“天道正气”特殊儿童训练基地,在该康复基地的老师的带领下,未满4岁的自闭症患儿嘉嘉(化名)穿着棉袄在27摄氏度的夏日里进行20公里的长途拉练后发病死亡。嘉嘉的死亡真相究竟是什么?7月9日晚上,嘉嘉的尸检报告出炉,死因为热射病,怀疑与高温下的长途拉练有关。

  自闭症

  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属于先天性疾病,是一种在社交技能、认知和交流等多方面存在障碍的发育障碍。

  ■自我发现

  注意四个患病信号

  ◇五个月信号

  八岁左右的宝宝就可能会出现某些自闭症的征兆了,比如家长用玩具或食物逗弄宝宝,宝宝却是无动于衷,甚至不愿与父母对视,对父母的拥抱感到不快。

  ◇一岁信号

  宝宝一岁大的时候,有一些典型信号可供父母参考。比如无法跟父母进行眼神交流,眼睛无法跟父母对视;当父母呼唤其名字时,无法产生反应和应答的表现;无法识别父母的手势,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应,甚至不认识父母;对周围的人和物不感兴趣,对母亲也不亲。另一方面,一些不典型的信号父母也要留心,如宝宝还没有喃喃自语或一些表达情感的动作。

  ◇两岁信号

  两岁宝宝主要关注的是人际关系和语言表达方面,例如宝宝很少笑、面部表情少、不喜表达、大多时候保持沉默、甚至两岁仍不能说话、无法说两个词以上的句子。另一方面,是对物的依恋,对事物的变化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所放的东西不能变换位置,若发现宝宝经常对某些物品表示特殊依恋,不能离开这些物品或离开物品后会情绪紧张、焦躁、哭闹不止的时候,父母也要及时关注,及早检查。

  ◇三岁信号

  三岁的幼儿可以从观察其兴趣和行为入手,常表现为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孩子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电视剧、电影却毫无兴趣。也有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

  ■早期干预

  3-5岁前很重要

  据2002年统计显示,中国有3.8亿14周岁以下儿童,以自闭症6%的发病率来估计,我国大约有120万自闭症儿童。北京大学的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曾经对1180例自闭症儿童分析发现,自闭症也“重男轻女”,男女比例高达9.63∶1。

  美国爱荷华大学特殊教育学教授华又佳强调,“对于自闭症儿童一定要早诊断早干预,3-5岁前最为关键。”

  自闭症的康复过程是一个终身的过程,症状程度较轻或高功能的自闭症儿童经过教育训练,适当环境安排,能够进行独立生活,可适应某种行业;症状严重或低功能的自闭症儿童,类似重度或极重度智能不足,则需长期养护并且提供基本生活卫生照顾。大部份自闭症儿童都属于中等症状,经过教育训练,家中提供良好支持,可获得部分生活自理以及自我照顾能力。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花费昂贵,在美国,一个自闭症儿童每年的康复训练费用为4万-7万美元,在中国,大约需要2万人民币。专家强调,家庭训练不可或缺,如果家长不能掌握训练方法,只好借助于机构训练,但效果就会打折扣,因此,家庭作为治疗主体,这种更为有效的经济治疗模式尤其适合中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