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其他疾病 > 心脑血管病伴随焦虑抑郁,猝死机率大大增加!

心脑血管病伴随焦虑抑郁,猝死机率大大增加!

2016-07-07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心理精神因素中,抑郁、焦虑症只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最新医学研究显示抑郁焦虑加速心脑血管病的形成,是心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进展中的一个独立高危因素,心脑血管病患者心理行为变化和抑郁焦虑状态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心脑血管病问题倒退过去调查,会发现患者在心脑血管病出现之前,已经开始独立的出现了一些情绪方面的问题,这部分人群比正常人患病的比例要高。抑郁焦虑加速心脑血管病的形成,心脑血管病伴随着焦虑抑郁成为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某医院功能神经科对200名46-55岁中年人长达一年的调查显示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抑郁、焦虑和愤恨等,均会对心脏造成损害,特别会引起心脑血管病。这项调查测试的心理要素包括抑郁心情、焦虑、悲观情绪、胡思乱想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结果表明这些因素每上升1分,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就增加5个百分点

  瑞典医学研究发现25岁到50岁之间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相对增加。美国医学协会专家指出在心脑血管病患者当中,每三个人就有一人患有抑郁症。多数研究发现,抑郁、焦虑症跟患心脑血管病风险的增加有关联。这意味着抑郁症不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影响到身体健康。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抑郁、焦虑障碍显著地影响着心脑血管病的病程、临床表现和血管性事件的再发,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减退,整体生活质量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抑郁、焦虑患者常常表现出病态的敏感,对医嘱的依从性差,危险因素的控制欠佳,加之抑郁焦虑出现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并影响血小板及凝血功能,使得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和猝死增加。

  平时患者到医院诊断心脑血管病的时候,都是通过检查血压、胆固醇、血糖等多项指标,并结合年龄、吸烟和肥胖程度等状况来确定病人是否患病,但很少有人将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因素考虑进去。

  但实际上有研究显示,患有抑郁症的人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要较其他人高2倍。美国对老年人的研究也认为严重抑郁、焦虑患者死于心脏病的几率高于一般人至少三倍。另外,抑郁、焦虑症还会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及其死亡率,患者约有45%左右伴发轻度或中度抑郁、焦虑症。

  近年研究发现,抑郁、焦虑症主要通过生物行为学和病理生理学机制两方面影响心脑血管病。此类患者患代谢综合症的危险增加,促进了心脑血管病的发展。抑郁、焦虑症可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使患者糖皮质水平增高,并进一步引起躯干肥胖、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心率增快。

  抑郁、焦虑症使心脏的自主节律改变,减少心率的变异性,同时抑郁、焦虑症患者身上产生心理压力的激素增加,或者某些因抑郁、焦虑症而导致的行为,比如不遵医嘱吃药,不好好吃饭,不去锻炼等等,可能会对心脏造成破坏作用,使得出现猝死的机率是无抑郁症者的3-4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