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湖南小学女生遭殴 熊孩子打人怎么办?

湖南小学女生遭殴 熊孩子打人怎么办?

2016-04-2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谁家没孩子,谁家孩子不上学,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受到校园暴力的侵害呢?凡事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固然是个好办法,但日子久了,保不齐孩子就心理扭曲了,哪天爆发出来更可怕……

  湖南一小学女生遭殴 多人轮流对其掌掴

  22日晚,有网友在QQ、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发布一段视频,其内容为道县数名女孩掌掴另一名女生。段视频中,该女生被掌掴足有32次。

  调查结果显示:从道县一民办学校辍学将近半年的15岁女孩马某某,因生活琐事对车头中心小学14岁的六年级女生熊某心生怨恨。4月22日16时许,马某某纠集梅花镇中学学生何某、施某、夏某、刘某等4人,守候在车头中心小学门口附近,尾随放学回家的熊某并胁迫其到偏僻处,5人轮流对熊某掌掴。同时,马某某让围观的车头中心小学女生熊某某用马某某的手机拍下现场视频。当晚,马某某将视频传至本人的微信好友圈,随后该视频被转发扩散。

  熊孩子打人怎么办?

  谁家没孩子,谁家孩子不上学,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受到校园暴力的侵害呢?凡事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固然是个好办法,但日子久了,保不齐孩子就心理扭曲了,哪天爆发出来更可怕。

  其实,孩子的暴力攻击行为从更小的时候就可以发现端倪。

  3~5岁(学龄前)的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是比较常见的。当孩子打人了怎么办?严厉地批评教育,似乎孩子还太小,自己也下不去手;置之不理,认为只是孩子无心的行为,又会担心下次再犯,将来性格越来越暴躁。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家长是轻也轻不得,重也重不得,很是为难。

  孩子的攻击行为背后到底表达了什么?家长又该如何处理,才能正确引导孩子?下面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指身体上或语言上导致人或物受损甚至毁灭的破坏行为,可表现为拍、抓、掐、踢、吐口水、辱骂、威胁、羞辱等等。

  但是,“攻击性行为”和“攻击性”是两个概念,有攻击性行为并不一定代表孩子有攻击性。

  攻击性行为只是一种表现,家长应该学会辨别这种表现背后的原因,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案例一:勿以恶小而为之

  明明和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明明做“鬼”。为了能快点抓到其他人,明明使劲抓了一个离他很近的孩子。结果,两个孩子都失去平衡倒在地上,被抓的孩子哇哇大哭起来,明明则极力辩解。

  双方家长看见了以后,认为只是孩子间的无心之失,不需要斤斤计较,让孩子们继续去玩。有的家长为了圆场还会说“他是和你玩呢,男子汉要大气点”之类的。

  这其实是3~5岁的孩子较为常见的一种攻击行为,是“无意义行为”。

  比如,玩的时候追逐朋友太紧了,而和朋友发生了肢体上的摩擦。这个时候,行为的发起往往没有明确的攻击性,是无意中产生的伤害。

  >>>>处理方式:

  孩子固然是无心的,可若长期对于这样的行为不作处理,容易让孩子对“行为-后果”之间建立错误的联结,即攻击的行为产生了损伤的结果,可自己却不会受到惩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稍大一点的孩子(6~12岁)总是和其他孩子不知轻重地打闹,事后还万般委屈。

  所以,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及时澄清问题,告诉孩子虽然是无意的行为,可也对他人造成了伤害,需要做出道歉,并且对孩子下一次游戏的行为提出合理要求,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边界认识”。引导孩子“下次我们这样也许会更好”要比质问“你怎么这样”更有效。

  >>>>案例二:用智慧理解攻击

  有一天,一个男孩突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于是和几个小伙伴偷了一条狗杀了。

  可这条狗是校长家的宠物,校长知道以后,质问男孩:“为什么要杀这条狗?”

  男孩回答说:“因为我想看看狗的内脏和为什么它会跑。”

  校长继续问男孩:“那你看到了什么?”

  男孩回答说:“我看到了心、肝、肺、胃、肠,而腿里也有关节、肌肉。这就是它动起来的原因。”

  校长听完以后,给了这个男孩一个“惩罚”--让他画出一张狗的骨骼结构图与一张血液循环图。男孩自知罪责难逃,就认真地完成了两幅图交给了校长。

  从这以后,男孩对解剖越来越感兴趣,夜以继日地发奋,最终成为一名解剖生理学家,他就是诺贝尔奖得主麦克劳德。

  孩子的这种攻击行为,叫做“表现性攻击”。

  在这个案例中,杀狗本身是攻击性行为,可孩子并不具备“敌意”,只是在接受结果带来的“乐趣”或者“收获”。

  类似的案例还有推倒别人的自行车、积木等,孩子只是认为这能体现自己有力气;用铅笔、拳头猛烈敲击桌面,因为敲击的声音和节奏给他带来了快乐。

  >>>>处理方式:

  案例中的事,可能一些家长小时候也做过。现在回想一下当时的情况,如果有一个这样的校长来引导自己,感受会不会大不一样呢?

  问孩子“我想知道是什么让你这么做”要比“你为什么这样做”更有帮助。逃避错误是人本身的防御机制,指责只会引起逃避,而探索才是寻求解决的方向。

  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先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并提供一个正确的疏导方法。这样,孩子下次就会知道通过视频、图片、玩具等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不是换一个花样去犯同样的错误。

  >>>>案例三:就事论事,不贴标签

  妈妈又因为佳佳在幼儿园里和别的小朋友打架被老师请来,妈妈生气地说:“佳佳,你怎么老是和其他的小朋友打架啊?”听到佳佳说因为自己也想玩那个玩具,妈妈就更不开心了:“你怎么能这样呢?没礼貌的孩子才会做这种事!”

  最终,妈妈也没办法,就给佳佳买了一个一样的玩具。

  为了获得某种物体、权利等而发生的攻击行为,称为“获得性攻击”,3~5岁的孩子很容易发生。

  常见的情况有孩子为了争夺一个东西或者争夺先吃、先玩、甚至可能是先出门的权利等,而和其他人发生肢体冲突。这种问题在孩子心智成熟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只存在攻击行为,不存在攻击性。

  >>>>处理方式:

  直接批评惩罚,往往只是一时收效不错,可孩子却慢慢变得胆小起来。而像佳佳的妈妈这样同时用“萝卜和大棒”,家长则可能发现,孩子不仅屡教不改,甚至还变本加厉。

  这两种方式都容易让孩子对攻击性行为产生曲解,影响到以后的人际交往与社会性发展:前一种抑制了孩子对自己需求的表达,后者用物质奖励作为约束行为的方法,则容易让孩子认为可以此作为要挟,满足愿望。

  家长应该仅针对行为本身进行分析,不要给孩子太多“标签式”的批评,比如“爱打人的孩子”“不懂事的孩子”“没礼貌的孩子”等。

  可以给孩子构造一个假想情景,重演事实,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解决方法带来的感受,比如通过读绘本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如果是它(故事或绘本中的人物),你觉得它会怎么做呢?

  家长更应该注意,孩子在得到了什么“好处”时会停止了自己的行为(比如在学校闹,在家里乖),对于这样的模式要去有意识地改变和纠正,避免重复循环。

  >>结语

  3~5岁的孩子的攻击行为,其实更多是对世界的探索,是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心智化”历程的开始。

  在这个阶段,正确解读并处理攻击行为,有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家长处理这个问题,其实是在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自己需求和获取外界的帮助,而不是简单的行为矫正。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