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抱抱猫萌翻网友 为什么我们一见萌物就HOLD不住?

抱抱猫萌翻网友 为什么我们一见萌物就HOLD不住?

2016-04-13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新奥尔良如期举行的社会行为与心理学年会上,根据一份在会议上发表的报告,科学家证明一些萌物往往会激发人类的侵略性。

  >>一见萌物就HOLD不住

  有没有一看到萌犬或是可爱的北鼻就有一种景涛附身般想吼一句“快到碗里来!”的赶脚呢?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研究发现,面对萌物,攻击值毫无理由地飙升其实十分正常。

  在新奥尔良如期举行的社会行为与心理学年会上,根据一份在会议上发表的报告,科学家证明一些萌物往往会激发人类的侵略性。

  研究人员给109位志愿者播放一些可爱动物的幻灯片——可爱,呆萌,肉呼呼,毛茸茸的小动物。之后这些参与者会被要求为自己的反应打分,比如“我要被萌死了啦”,或是“我受不鸟了,好想捏捏它们”,一些人甚至会像发现猎物一般发出可怕的声音。越是可爱的动物,志愿者就越有侵犯它们的欲望。

  这个课题的发起人是来自耶鲁大学的毕业生Rebecca Dyer.她将这一现象命名为“萝莉控萌系侵略性”

  “我们认为这种心态其实是一种高度积极的情感互动,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宣泄和本能反应。”她说到。(#所以当你被小萝莉萌到抓狂而尾行她时,请不要认为自己是个变态,你只是个绅(hen)士(tai)罢了。)

  不过为了彻底了解这一心理现象,科学家还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实验以探求人们在面对双眼能够塞下整片星空的喵星人或是其他萌物的时候,侵略性仅仅表现在语言方面还是会付诸实际。他们给每个志愿者发了一块气泡包装纸,并告知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捏爆这些泡泡。

  在观看萌宠幻灯片的时候,志愿者一共捏爆了120个泡泡。而当人们观看搞笑或是正常的短片时,分别只捏爆80个和100个泡泡。

  Dyer认为,之所以人们会在面对萌物时会表现出强烈的侵略性是因为这些小东西激发了人们的保护欲。然后,在面对照片时,人们无法很好地宣泄这种情感,这种挫败感最后转化为一种侵略的欲望。

  而另一种可能性则是因为物极必反。当我们极力想要表达心中的正能量时,却往往会一种消极的姿态表现出来,比如喜极而泣。Dyer推测这样的表达方式很可能是人类自身心理调节的作用。

  >>“萌物”走红缘于心理“退行”

  上海曾多次举行“萌物展”。2014年的六一、端午期间,1.5万只小黄鸭组成的“大鸭梨”在徐家汇亮相,不少年轻人纷纷前往拍照留念;6月初,100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可爱“大熊猫”组成的“1Stpanda熊猫展”登陆上海静安嘉里中心,许多白领摸熊猫、拗造型,玩得不亦乐乎;刚刚在环球港落幕的“HelloKitty40周年巡展”,各种粉色系HelloKitty也让不少女白领为之疯狂,纷纷大呼“被萌翻啦”!年轻人追捧萌物的热潮背后,折射出什么心理现象,心理专家就此进行了解析。

  >>>>心理咨询师解读

  心理咨询师胡苹分析:我们发现,参观这些“萌物”展览并疯狂拍照合影的人群除了一些少年儿童外,主要是年轻人。他们是平日里在写字楼紧张忙碌的白领,然而在“萌物”展览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卸下了“一本正经”的外表,以孩子般的心态去欣赏参与展览活动。同时,只要我们稍加注意也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一大群成年人,身上带着可爱的玩偶饰品,或者甚至在不工作的时候穿上可爱的少女服装,把自己打扮成“小萝莉”的样子。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在精神分析中用“退行”描述。退行是一种防御机制,指当我们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会选择用退回到孩提时候、放弃成人处事原则,来回避现实,摆脱焦虑,保护自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目的是减轻焦虑。

  现在都市生活节奏飞快,白领在上班的时候考虑的是业绩指标晋升,下班之后也不能完全放松,忙于应酬交际。如此快的生活状态,让人们感到紧张焦虑不安全,很难有一个时间段让我们放下心来享受生活补充能量。

  小时候,我们梦想长大,长大之后,面对复杂沉重的成人世界,我们又开始怀念小时候的简单、单纯和快乐。近几年来流行的动漫展、游戏展、萌物”为“展,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空间,让成年人可以摆脱防卫心态,丢开繁琐的成人处事原则,在一定时间内逃开现实,展现自己童趣的一面。而这种状态,在别的场合表现出来,恐怕会被指责不成熟,不合时宜。然而在“萌物”展览上,在如此可爱的氛围中,成年人可以正大光明喜欢可爱的东西,并且比较容易被接受;同样在游乐场,游戏可以让成年人暂时忘记困扰,减轻焦虑。

  >>>>心理咨询师建议

  “退行”本身无好坏之分,是我们紧绷生活中的一种松弛,一种释放。如果我们一味地把自己塑造成理智成熟的成年人,小心翼翼地生活着,那也许快乐会越来越远离我们,因为我们可能已经失去感受快乐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果长时间保持童真的心理状态,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向外人展示自己“幼稚”的一面,甚至真的犹如孩童般,时时刻刻需要别人的关注、保护,那可能会招致反感与排斥,同时,也会给人留下自己过于柔弱,无法胜任工作的负面印象。

  由此,当我们沉浸在收集可爱的小物件、流连于各大“萌物”展览而厌倦现实生活时,我们是否应该询问自己:“是什么让自己如此留恋?”“是什么让我们选择逃避?”如果你感觉自己有强烈的逃避冲动,那么请接受正规的心理治疗吧!

 

1 2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