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精神分析,人类的行为不外乎获得快乐与回避痛苦。这正是偷窃癖患者之所以成瘾的原因。在偷窃行为发生之前,患者可能存在着某种精神上的或者现实的困境,通过偷窃这种刺激性行为,会让患者获得某种快感,暂时地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这种快感与解脱的感觉,会让患者重复通过这种方式来应对解决自己的一些精神或者现实的困境。这成为他们那晦涩生活的一种享受。
患者会周期性地反复出现不可克制的偷窃冲动,内心承担着被发现的焦虑与恐惧,很多患者也对自己的行为倍感羞耻。但绝大多数有此癖好的病人基本不会主动求医,一是羞耻,二也是因为偷窃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不可告人的“享受”。
偷窃癖是一种行为成瘾
在美国精神卫生诊断手册中,偷窃癖被列为“冲动控制障碍”的一种。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估计,每1000个人中,就会有6个偷窃癖患者。
和所有的成瘾障碍类似,偷窃癖也是一种成瘾行为。现在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包括偷窃癖在内的冲动控制障碍,和物质成瘾(酒精成瘾、吸毒等)有类似的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机制,甚至有人直接把冲动控制障碍称作“行为成瘾”。
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冲动控制障碍与物质成瘾不仅在症状与神经机制有共同之处,而且治疗物质成瘾的阻断剂也能减少偷窃癖病人的偷窃行为。这类研究带给我们一个好消息,也许通过药物就能治疗偷窃癖,那我们只要努力研发这类药物就好。然而,事实也许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之生理层面的原因,在临床中发现此类障碍还有心理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原因。
临床发现这些患者通常有心理障碍。他们基本没有有效益的人际支持,没什么朋友,缺乏有意义具支持性的人际关系。缺乏必要的关注,内心缺少自我价值感、存在感。常会处于焦虑与抑郁状态。通常有强烈的空虚感,常处于不开心、无聊、郁闷甚至厌烦的精神状态。而同时,他们也缺乏能力去改变自己的状况。因而容易有不良行为、冲动行为,还表现为强迫症状。他们的生命一片死气沉沉。通过那些偷窃、赌博、网瘾、性瘾等等,能刺激他们沉寂的世界,以此感到自己还活着!
社会心理学者认为,家庭与社会环境在偷窃癖的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影响。有研究发现,偷窃癖患者多有幼年家教不良史,患有偷窃癖的个体缺少父母的关注与养护,父母因为某些原因,与孩子缺少情感沟通,没有给予足够的爱与支持。这样的个体人际能力相对缺乏,也缺乏自尊、自爱、自我价值感,在学校多被孤立、惩罚,这更使他们缺少爱和支持。研究发现这样的生存环境将影响大脑的发展,同时也很难于去发展一些必要的人生的能力。家庭暴力、父母亲的不良行为也是影响这些人日后人格心理特征的重要原因。
从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偷窃癖的发病与发生机制可能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而的原因均有关系,而这三种因素是相辅相成的。
病理性偷窃,虽然不属于精神问题,但是属于心理疾病。这样的偷盗行为,无法改变,难以抑制,这种情况属于精神心理性的依赖表现。也就是说,盗窃已经成为其习惯,很难根治,若非盗窃犯自己有戒除“偷瘾”的意愿和决心配合就诊,仅通过监管场所对其做普遍的、常规的、简单的心理干预是没有效果的。而且,即使通过心理治疗,缓解或治愈了罪犯的“偷瘾”,如果出狱后,其没有正当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来源,再犯的可能性很高。
偷窃成瘾的诊断标准
◎自己诉说具有难以控制的强烈偷窃欲望,虽然努力自控,但不能停止偷窃;
◎专注于思考或想象偷窃行为或有关情境;
◎这些偷窃发作没有给个人带来收益,或尽管对自己的社会、职业、家庭的价值观和义务,均有不利的影响,仍然偷窃;
◎在1年中,至少有过3次偷窃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