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关注 > 早期症状 > 孕妇超市内拿刀欲剖腹产子 纠正精神疾病几大误区

孕妇超市内拿刀欲剖腹产子 纠正精神疾病几大误区

2016-03-21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我国有1600万重性精神病患者,也就是说,不到100个人中就有1个,他们融合在我们身边无数的家庭,就生活在你我所在的社区。只是一旦知道他们的身份,人们似乎不知该如何与他们相处。

  精神病人都有暴力倾向:很多人都不敢接近精神病人,认为只要是精神病人都有暴力倾向,其实只是某种类型的精神病人有暴力倾向,如躁狂症、妄想症等,并不代表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有暴力倾向,不能以偏概全。

  心理障碍比精神障碍轻:许多人可以接受“心理障碍”的诊断,而不能接受“精神障碍”的诊断,误以为前者比后者程度要轻。殊不知,“心理”与“精神”是同义语,“心理健康”就是“精神健康”,“心理障碍”就是“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都是受精神刺激所致:部分精神病患者发病前有一定的精神刺激因素。但对相当一部分患者,精神刺激是外因,它要通过患者的内因来起作用,而内因就是人对某种疾病的“易感素质”,包括遗传,个性因素,大脑神经递质的分布等等。

  精神病是遗传病:精神病的遗传非常复杂,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遗传,只是发病机率高些,比如父母一方有精神分裂症,子女得病风险约20%,父母双方均有精神分裂症,得病风险上升到40%。

  所有患精神病的人,都是因为受到了刺激:实际上许多精神疾病发病时精神刺激并不明显,有的根本就没有,有的精神刺激只能算是诱因,根本的原因还是病人自身的原因,比如有些青年学生受到老师批评、考试不及格后出现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不能说患病就是老师的批评引起的。

  所有患精神病的人,都是因为小心眼,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造成的:性格因素是易患某些精神障碍因素之一,但不是重要或唯一的因素,性格与遗传素质有密切关系,有性格不良的人患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用吵闹衡量病情轻重:在一些家属的心目中,吵闹是衡量精神疾病病情严重与否的唯一标准,只要不吵不闹,病情就轻微,可以不用药或小剂量用药;而一旦大吵大闹,病情就严重,自然会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吵闹并不能衡量精神病的轻重。精神分裂症病人可出现到处乱跑、冲动伤人、毁物,甚至吃大小便等怪异行为。不过精神衰退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往往表现为孤僻、懒散、行为退缩、与现实社会隔绝等阴性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并不代表病情不重,由于这些症状往往不易引起重视,延误了诊治时机,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

  精神疾病只需心理治疗:许多有精神障碍的人希望单纯依靠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解决问题,夸大了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作用。许多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发病不仅与心理因素有关,还与脑内某种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因此应以药物治疗为主,辅助心理治疗。许多病人轻信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作用而拒绝服药,造成了病情的延误。

  精神病治愈后,可以不再服药治疗:大多数精神疾病很难一次彻底性治愈,需要长期的维持治疗,有的需要终身服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的种类、剂型不断更新,给患者的服药带来很大的方便性,比如有日效(一天服用一次)、周效(每周或二周用药一次)、长效的(每四周用药一次),有片剂、口腔崩解片、滴丸、针剂、液体等。

  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成瘾性,吃时间长了会形成依赖:各种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类药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前者长期服药不会形成瘾性。精神类药物包括吗啡、杜冷丁等止痛药物,具有成瘾性不能长期使用。而一些镇静催眠药如安定类成瘾性也非常低,只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药不会有任何问题。

  抗精神病药会把人吃傻了:现今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都是经过严格的动物、人体试验,再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后,证明安全、有效才能被政府批准应用于临床。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毒副作用多较小,对大脑及全身各个脏器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损伤。

1 2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