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心理障碍 > 夫妻带儿子偷衣服 吓大的孩子难独立

夫妻带儿子偷衣服 吓大的孩子难独立

2016-03-1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小时候是不睡觉就吃人的“大灰狼”,孩子长大之后,“大灰狼”已经无法对他产生威胁,家长只好不断推陈出新,编出各种敲门的“人贩子”、不听话就能带人走的“警察”等等,可谓与时俱进。但,这样的安全教育,其实是在用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作为代价。

  2月28日下午,(杭州)湖滨派出所反扒队便衣民警在利星广场里巡逻时恰好路过Zara,看见一对夫妇带着年幼的儿子,不停跑试衣间,拿走了不少衣服。等他们走出店时,民警才将他们拦下,抓了个人赃并获。经查,该对夫妇年薪超20万,却偷了29件衣服,还是带着儿子去作案,令人不解。

  吓大的孩子难独立

  6~8岁的孩子具有旺盛的好奇心,这一方面帮助他们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可另一方面却让他们身处在一个又一个的危险之中。由于家长很难做到时时刻刻盯住他们的活动,如何让他们自己有安全意识,避免一些危险行为,非常重要。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家长“雷霆出击”,有的家长“连哄带骗”,有的家长则会讲一个个“恐怖故事”。形形色色的安全教育方法一方面体现了家长们的育人智慧,另一方面却也表现了家长们诸多的无奈与困惑。

  安全教育虽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其实与孩子未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对于亲子关系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关推荐:你是被吓大的吗?

  “恐吓”是家长信用的透支

  强强的父母都是上班族,暑假一个人在家的强强让父母十分担心。为此妈妈把强强叫来,再三叮嘱强强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千万不能开门。

  看强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妈妈还是觉得放心不下,就又给强强讲说“外面坏人特别多,你一开门,他们就用迷魂药把你迷晕带走卖了,你以后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把你买到山沟里,没玩具、没电视……”

  用各种夸张的恐怖故事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是司空见惯的一种方式方法,似乎效果也不错。

  小时候是不睡觉就吃人的“大灰狼”,孩子长大之后,“大灰狼”已经无法对他产生威胁,家长只好不断推陈出新,编出各种敲门的“人贩子”、不听话就能带人走的“警察”等等,可谓与时俱进。

  这样的安全教育,其实是在用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作为代价。随着不断地成长,孩子会逐渐明白以前家长说的吓人故事,都是“狼来了”。毕竟,孩子很难理解什么叫做善意的谎言,反而可能会认为“爸爸妈妈骗了我”。

  “大灰狼”“人贩子”“警察”……每多出来一个“反派”,都要从孩子的“信用账单”上取走一笔钱,直到家长的“信用”被刷爆--孩子对家长所有的话产生怀疑。

  “吓大”的孩子可能受到哪些影响?

  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学校中对一年级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普及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他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时候,答案是两极分化的:

  ◎一种答案是“因为坏人会伤害你/会烧死你/会电死你/会烫死你”等极其严重、恶意满满的后果;

  ◎一种是“因为坏人可能会伤害你/电器会让你的脸变难看,还要打针吃药,自己也很难受/火会把你新衣服烧坏,还要去医院”等这种更符合现实的结果。

  答案为前者的孩子,个性特征中几乎都有不善交际、软弱、适应性差、抗挫能力较弱等特点,少部分还有说谎与固执;而后者多开朗、活泼、善于探索、抗挫折能力较好。

  恐吓,会给孩子的成长竖起一道壁垒。

  被家长“吓大”的孩子在对外界的探索中逐渐呈现保守而敏感的特点。同时,这对孩子日后形成独立人格造成了一种阻碍,很多孩子成年后多显示出的敏感、多疑、不易产生信任等特点,往往和儿时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正确进行安全教育?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孩子的道德成长分为了三个阶段,其中6~8岁的孩子处在“他律道德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从行为结果判断行为好坏,并不会去考虑动机。一方面,这个阶段儿童会绝对服从于权威(父母)给予的“规则”;另一方面,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同时也会遵从于周围环境对他们提出的规则或是要求,并在成长中逐步把外界的要求,变成对自己的自我规范,并逐步向自主道德阶段过渡。

  在这个阶段,大人对孩子的过度约束与滥用权威对儿童的道德成长是极其有害的。在这样“高压”和“约束”下,会让孩子以后的道德发展上走向一个“依赖者”--无自主判断的人,或是“独裁者”--过于自主的人。

  根据孩子这样的心理发展规律,可以试试以下对6~8岁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建议。

  1.用情景、游戏式的方式让孩子去带入和体验

  可以跟孩子一起演“过马路”的场景,让孩子了解怎么安全过马路;还可以让孩子扮演交警,指出家长在过马路的时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帮助孩子澄清情景中规则,从一个行为衍变成习惯。习惯的养成才是安全教育最终的目的。

  2.巧用“权威”

  对于危险电器、场景,巧用“权威”,明确规定不能进入/接触。

  可以制作安全宝宝小徽章作为孩子控制自己危险行为的实际奖励,累积可以兑换小物件。用这种方式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安全习惯可以避免受伤。从单次的行为进行强化,并逐步养成习惯。

  3.家长做好示范

  模仿,是孩子的本能。想让孩子有安全意识,家长要做出正确的安全示范,并时刻观察自己的行为。

  如果孩子指出大人的错误,要及时让孩子作为“安全官”,指出哪里不对,不断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

  4.诱导、启发与渗透

  对于一些安全常识,不需要刻意强调,从日常生活中去启发孩子更好。

  比如,当孩子搭积木过高的时候,可以试着问孩子,这样的过高的积木会不会有倒塌的危险?倒塌之后会不会伤到别人?然后启发孩子想象还有什么东西有同样的危险,比如放的过高的杂物,或者放在阳台上的花盆,然后再告诉孩子应该避开这些危险的地方。

  日常生活当中的经历,是安全教育最好的教材。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