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其他障碍 > 焦虑如何排解:学霸太多 心理落差大 名校学渣陷焦虑

焦虑如何排解:学霸太多 心理落差大 名校学渣陷焦虑

2016-01-11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如果说进入名校有什么样的困扰和辛酸,那么学霸太多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学霸不仅学习好,而且颜值高、家境优渥、多才多艺、视野开阔,关键是他们都还很勤奋。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稍一懈怠,就会被碾成学渣。

  入学时的他,和大多数新生一样,顶着名校的光环,戴着高考成绩全省排名前列的头衔,充满了热情和憧憬。上大学后,他没有懈怠,依然像高中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照自己的规划上课、自习、参加学生活动。那时的他,还当选为班上的学习委员。

  微积分55,线代60。他没想到,人生的第一次挂科来得这么快。

  “到底发生了什么?”郭磊一遍遍问自己,明明学习挺用心,却在第一学期期末考成这个样子,这个不按剧本发展的结果让他实在难以接受。清华没有补考,只能在下学年重新上一次课。不同的是,那时和他一起听课的是学弟学妹。

  大概是从那时开始,郭磊便无法专心学习了。“不是我不想听课,而是我做不到。”挂科的事让他异常焦虑,而课程却不能缺掉任何一环。焦虑,无法听课,学不会,更加焦虑……郭磊就这样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郭磊开始害怕见到父母,而父母在他的精心“掩饰”下丝毫没有察觉儿子的精神状态已经不似从前。“我承担了他们十几年的梦想,要我在他们面前把这个梦想亲手打碎,我做不到。”于是,虽然背负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包袱,他仍然故作轻松地和大家一样上课、学习。

  大三的最后一个学期,郭磊已经挂了3科,按照学校的规定,他要被退学了。然而这让郭磊愈加明确,想要走出这种情绪,他必须离开这里。

  决定要离开了,郭磊的心情反而轻松了不少。在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下,他渐渐将心态调整过来。退学后,郭磊转学到美国某高校读大二,之前在学校里平均分不足70分的他,这学期在美国的学分绩是3.92,名列前茅。

  郭磊经历过的压抑和焦虑,几乎是所有名校学生的共同体验。有人坦言“每天都在焦虑”,因为“进入了一个环境就会不由自主地用这个环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你知道一个学渣,尤其是一个没有任何闪光点的学渣,内心有多么难过了吗?”而且,这些考入名校的学生,都曾经那么骄傲。

  学渣,或是一种自嘲

  在名校当学渣,或许并不全是悲情,在知乎的众多回答中,有很多是对于自己学渣身份的调侃,他们虽然自称学渣,但也不掩饰他们在其他领域取得的成绩。

  毕业于北大的梅里如今在英国知名剧院做歌剧演员,他说,是4年的学渣生活让他取得今天的成就。

  梅里表示,母校的独特之处在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学习好坏绩点高低并非唯一的评价标准。学校里面喜欢做什么事情的人都有,“你能把一样东西玩到极致,你就牛,管它是不是不务正业”。

  虽然是一个“学渣”,梅里却觉得在大学的4年过得很开心,因为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经常夜晚一个人在琴房练声,每周课余花一个小时去艺术学院上声乐课;找到了一群知己,大家夜晚到湖畔的石舫上对着湖水里月亮和塔的倒影唱着一首又一首的歌,所谓青春的情怀大概不过如此。”梅里说。

  虽然成绩不好,专业也和自己的兴趣相差甚远,但梅里还是发现了自己男高音的特长。最终,他走上了歌剧演员的“不归路”,而身边的朋友同学也都一直支持鼓励甚至欣赏他。“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和理想并能够为之努力,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团委书记刘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名校的“学渣”,有些是没有调整好自己的生活学习状态,导致学习成绩不好;有些其实是很优秀的,他们自称“学渣”更多是一种自嘲。

  刘佳称,很多同学上大学后没有在学习上花费太多精力,成绩就没有那么拔尖了。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在别的方向和领域取得成绩,同样值得肯定。整个大学期间在任何方面都没有收获,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渣。”刘佳说。

  不过,在提倡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里,不少同学也陷入了找不到方向的困境。一位来自北京大学的同学说,“北大的价值导向永远是丰富的,我们是学渣,但我们并没有懒惰或者放纵,而是不知道什么值得干,什么值得学。当然,我们的确没有非常努力地去探索。”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变成学渣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曾经的学霸成为学渣,甚至一蹶不振呢?

  在某顶尖大学从事了多年学生工作的孙老师表示,名校学渣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是,学生入学时的专业基础不一样。“我们的生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竞赛保送,他们是有专业基础的同学;还有一部分是没有基础,通过高考进来的同学,以及国防生”。

  这样的客观背景导致上专业课时,有些人基础很好,自然成绩就好,有些人反而是零基础。“甚至有些同学,大学4年一直在追赶,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压力的确很大。”孙老师说。

  造成学渣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心理因素。孙老师指出,该校很多学生高中时都是尖子生,他们除了学习没有其他兴趣和特长,也没有除成绩以外的获得自我认同感的途径。

  “他们可能唯一比其他同学强的地方就是学习成绩好,上大学后他们发现自己唯一的优点也没有了,所以会心情低落。当然,很多同学也会在大学生活中慢慢找到兴趣和发展方向。”孙老师说。

  刘佳说,名校里竞争激烈,即使大家曾经都是“尖子生”,也总得排出来一个名次,后边的同学就会有心理落差,一旦不能及时调整,就会越来越消沉。

  一位治疗过名校“学渣”的心理咨询师分析,有些同学一直习惯趋利避害的处事方式,做事情一定要让父母和周围人满意,获得表扬嘉奖。时间久了,就会变得不习惯找别人帮忙,也经常掩饰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最终导致无法和自己、他人进行有效沟通,陷入焦虑。

  而一名中学教师看了知乎上的一些回答后感触很深,他说,中小学教育和广大父母也要重视“名校学渣”现象,别再把“考上名校”视为唯一的目标,别再培养“只会学习、做题和考试”的孩子了,如果经历千辛万苦把孩子送进名校却成了学渣,甚至退学,又有什么意义?

 

1 2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