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关注 > 案例解读 > 孩子们发生冲突,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孩子们发生冲突,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2015-12-22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孩子们发生冲突的时候,现实情况往往是家长马上介入,这时事情的性质可能就变了:家长维护孩子,孩子觉得自己可以更理直气壮;家长责怪孩子,孩子觉得家长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伤害自己。

  在日常活动中,人与人必然会发生摩擦和冲突,孩子们也一样,这是一个常见现象。

  家长要明白,孩子们在交往过程中,发生冲突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何看待孩子们之间的冲突?

  人们常以负面的眼光看待“冲突”,其实,“冲突”也有积极正面的意义。许多时候,冲突是小孩子成长必经的历程。

  如果家长能理解孩子冲突背后的意义,并能随时注意引导孩子成长的方向,孩子就能健康地发展;当然,错误的引导也可能阻断孩子在“自我认识”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进程。

  冲突的处理原则

  1.尽量理解孩子的感受,安抚孩子的情绪

  比如,孩子们为了争抢玩物而打闹,这时家长不要批判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深呼吸,或和孩子一起去他喜欢的地方,让孩子稍作冷静。

  2.建立“界线”,明确规矩,帮助孩子成长

  (1)要坚决、反复制止不恰当的行为。

  给孩子树立基本规则非常重要,一定要及时向孩子们传递简单明确的信号,任何时候都要遵守,这样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礼貌和秩序。

  例如在危险的地方不打闹、不能随意碰别人的身体、不能打重要部位如眼睛等。

  (2)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同时有机会了解怎么做才正确。

  孩子们发生冲突,大多是争取权利或表达情绪的行为,如果处理得好还可以一起玩耍,但是表达不当则会变成互相攻击。不管怎样,没有好好思考和沟通就“动手”是错的,要让孩子想想下次可以怎么讲出自己的要求,而不是用粗暴的方式。

  如果不是紧急情况,等事情结束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想下之前发生了什么,家长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朋友而非裁判,帮助孩子一起探索发生了什么,讨论怎么做可以更好。这样孩子会更乐于接受家长的意见,并且学习到如何看待和处理事情的方法。

  (3)要求犯错的孩子说“对不起”,并“安慰”对方直到取得对方原谅。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这个过程,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争取谅解。如果对方孩子父母也在场,家长可以大方承认自己的错误,用身教去告诉孩子,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诚恳的道歉可以取得对方原谅。这样的经验可以告诉孩子们,通过和谐沟通等其他方式是可以共赢的,但由于不恰当的方法造成彼此伤害,是很大的损失。

  3.做好预案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讲故事、读绘本等方法帮助孩子发展自控力,也可准备一些与发生冲突的情境相似的“规范故事”,适时拿出来引导孩子。

  例如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语言不是用来伤人的》等,在游戏中和孩子商讨小手可以用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怎样讲话才尊重别人等等,从正向的角度来探索。

  孩子们发生冲突时,家长该怎么做

  1.不要轻易介入

  孩子们发生冲突的时候,现实情况往往是家长马上介入,这时事情的性质可能就变了:

  家长维护孩子,孩子觉得自己可以更理直气壮;

  家长责怪孩子,孩子觉得家长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伤害自己。

  其实,家长可以把冲突事件当作孩子练习社交的机会,让他们先自己处理,在没有故意伤害的前提下去探索尝试。

  但如果碰到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要马上制止。例如,两个小朋友在争抢滑梯使用权,都站得很高,这时候小打小闹也很危险,家长就要马上制止。

  2.介入时放宽心态

  要相信孩子会在摩擦和冲突中成长,在孩子主动提出请求时,家长才介入协助处理,而不是主动地替代帮办。

  在孩子向你求助时,要问孩子:“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

  听取孩子的请求后,家长应该提供机会,给孩子体验一些积极的解决方案,例如“不打不成交”“握手言和”“懂得分享”,千万不要鼓动孩子“报复”“勇敢”等等。

  总结

  人生中肯定会有摩擦和冲突,如何面对自身的损失和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非常重要。

  孩子在处理冲突和矛盾的过程中,会知道发生冲突是正常的,家长应引导孩子用理解、坦然的态度去面对冲突,通过诚恳的交流和协商达到共赢,这样才能让孩子终身获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