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开车撞人母亲顶包 中国式溺爱的心理真相

开车撞人母亲顶包 中国式溺爱的心理真相

2015-11-14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作为父母,宠溺孩子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自已的孩子谁又能真的狠下心来打骂批评,有时候道理也懂,可人是感性的,涉及到自已的孩子,毕竟是亲骨肉怎能做到不宠不溺?

  溺爱的心理真相——宠爱自己

  溺爱是一种毁灭性的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它会压制和破坏孩子的成长。明知道溺爱不好,但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溺爱行为呢?

  看起来,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孩子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在给予自己。

  “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溺爱有很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自己‘内在小孩’向外的投射。溺爱的父母将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奶粉要买最好的、早教中心要去最高档的、衣服要穿世界名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父母在为孩子花各种名目的钱时给自己的自我安慰。这里所谓的起跑线,其实是一种焦虑的起跑线。“当他们是孩子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受到理性教育模式的熏陶,或者说很多人没有找到良好教育和好父母的答案。成为父母后,他们自身承受着沉重的职业压力,孩子承受着沉重的学习压力。用什么来调节压力?在找到良好途径之前,可能就是一些不理性的攀比和物质补偿。”,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对孩子拼命的好、失去理性的好,其实是在内心对自己好的一种表现,不是因为如何爱孩子,而是在补偿对自己的爱。带着这种对自身爱的补偿,使父母在养育孩子时失去了理性,带着深深的焦虑和恐惧。

  家长溺爱孩子十大“典型”

  一、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1 2 3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