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裸地索贿,直接翻老板的钱包,贪污、索贿690余万元,3年玩网游花去1500万元……常州武进区城管局户外广告管理科原科长丁某被检察办案人员称为“奇葩科长”。这位城管科长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家境十分优越,一段时间,父亲每年给予的零花钱多达200万元,对于一般人来说,这钱已经足够用了,然而,这位科长并非“常人”,因痴迷于游戏,这些钱远不能满足他对游戏的投入,从此贪污、索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小编推荐:
网络游戏玩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其中以学生群体居多。据统计,学生群体在网络游戏用户中大约有1.03亿人,其中未成年人大约有5242万人,约占学生群体人数的一半。在众多青少年用户中,网络游戏成瘾的人数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网络游戏成瘾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及社会功能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就生理方面而言,成瘾者长时间表沉溺于游戏室里,睡眠深受影响,网吧的昏暗灯光和污浊的空气、纷乱的噪声使游戏者停止游戏后倦怠和疲乏,神经的过度刺激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神经兴奋性下降,引发植物神经紊乱而出现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还会引起内激素分泌失衡,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死亡,去年南昌一中学生死于网吧即是一例。
就心理方面而言,成瘾者难以抑制对游戏过程中兴奋和满足感的渴望,所以不能从事任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注意的稳定性和指向性下降,自感记忆力下降,由于长期的视觉和形象思维,使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能力下降,对课堂学习往往缺乏兴趣和动机,由于成绩下降或者教师批评而情绪低落、悲观、消极、孤独。这种现实世界的否定和痛苦体验,似乎只能通过再次进入游戏来摆脱,而停止游戏后又认识到这并不是正确的方法,故总在这种恶性的循环中不能自拨,这种循环使自我否定的体验加剧,逐渐使上瘾者失去自尊与自信。
在行为方面由于不断追求网上游戏的内驱力使上瘾者不断延长游戏时间和增加频率,为了打游戏,他们可以不择手段:用光学费、挤占生活费、欺骗亲友,有的甚至偷窃、合伙敲诈或抢劫他人钱物,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上文中的“奇葩科长”不也因网络游戏而走上了贪污、索贿的道路,最终身陷囹圄?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怎么治?
1、利用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进行行为治疗
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可以强化增加,也可以通过强化而减少。于成瘾初期的学生可能帮助他回忆这样几个问题:上网的自我感受是什么?它满足了你什么样的需求,这些感受和需求在以往生活中是否出现过?当时是用什么方式来满足的?现在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满足这些需求(除上网外)?比如说集体活动、下棋、学电脑编程、健身、读小说等……通过分散注意力,阳性强化其他无害行为,减少上网游戏行为。
对成瘾已有一定深度的学生,声色俱厉的说教和责骂只会加深其躲避的心理需求,阴性强化其游戏行为,并产生逆反的欺骗心理。应采取提醒方式,帮助他们认识成瘾成为的成因,制定一个时间表,帮助他们克服行为上的惯性,逐步减少上网游戏的时间和次数,同时要有受教育者违反时间表的心理准备,用欣赏的态度鼓励他如实反映超时上网现象,适当运用惩罚手段,比如长跑、体力劳动、减少一次他希望参加的活动的机会、建议家长取消一次购新衣计划等,这实际上是运用了阴性强化的原理来减少上网游戏的行为。
2、家庭干预:“家庭治疗”最关键手段
孩子游戏成瘾之后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作为离孩子最近的人,父母或者其最亲近的家庭成员应该是网络游戏成瘾治疗中的关键,他们应该为青少年的上网做出正确的引导。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与父母的态度、行为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状况关系最大。有些父母在发现孩子网络游戏成瘾之后,不是细致耐心的教育,更不会先了解孩子的生活经历、心理波动,而是采用粗暴而简单的方式,或打或骂。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往往适得其反,不少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父母充满了怨恨,于是他们更加确信只有网络游戏中才能获得成就感。
因此,“家庭治疗”是干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有效措施。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交往模式或者家庭结构来改变家庭心理问题和症状。如果在孩子与家长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关系,那么解决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问题就容易多了。据了解,在美国,“家庭治疗”现在已经成为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吸烟、酗酒等问题的有效治疗方式。
3、社会干预:严格的分级制度亟待出台
在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众多原因中,游戏本身难辞其咎。那些充满了暴力、性暗示的各种刺激性游戏让那些意志力薄弱的青少年深陷其中,那些闯关、打装备、升级的游戏使需要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成就感的孩子们不能自拔。虽然我国制定了一些分级标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仅仅是推荐和建议性质的,并没有强制执行。严格的游戏分级制度必然会规范游戏制作者的行为,也使得青少年能够在一定的指导下正确上网。因此,对游戏本身的监管也是预防和解决网络游戏成瘾的一个措施。
比如,在发达国家都有严格的游戏分级制度,成立于1994年的美国游戏分级组织“娱乐软件定级委员会”将游戏分为“EC”“E”“E10+”“T”“M”“AO”几个级别,分别对应于3岁以上儿童、6岁以上儿童、10岁以上儿童、13岁以上儿童、17岁以上成年人以及只限18岁以上的成人。2006年3月1日,日本的CERO也颁布了最新的分级系统,将游戏分为A、B、C、D、Z五个级别,分别对应于全年龄对象、12岁以上对象、15岁以上对象、17岁以上对象以及18岁以上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