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孤独症是指进入青春期出现严重自闭行为为特征的精神障碍。青少年孤独症患者有的是从小就有自闭的倾向,到了青春期发展为自闭行为;有的是由于青春期的不适应,社会化过程受阻,出现严重自闭行为。
脱离了儿童期而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与关系最亲近的父母发生冲突。他们不满足家庭中保护式的温情要寻找理解自己,缓解自己的不安和紧张的伙伴。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青少年极有可能害怕见人,没有朋友而自闭。
自闭是一种自我防御的方法。它是保护理想的自我避免暴露、伤害和侮辱的一种方法。孤独症患者害怕别人,害怕被人歧视而不敢与人交往,所以常抱怨自己没有朋友,以致使他们孤独和被分裂的生活圈子变成为一个不堪忍受的监狱。
作为一个人,他必须学会生活,必须学会与人交往而克服自身的孤独。从难以忍受的监狱而真正回归到社会。我们每个人迟早都要离开自己的父母,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段孤独得令人痛苦的生活。一个从小缺乏父母爱的孩子比较难以跨越这段孤独痛苦的生活。与之相反,一个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由于他在孩提时期就已建立起根深蒂固的依赖心理,因而当他开始独立生活,也很容易受到孤独症的伤害。有一位患者,由于在过分保护、溺爱的环境中长大,自主的能力很差。当他初次离开父母,进入大学学习的时候,害怕过集体生活,犹如一只惊弓之鸟。每天晚上,只要同寝室的人稍有响动,都会使他惊醒,由此而恶梦伴眠。
青少年孤独症患者过于自我中心,很难与人相处。这种人害怕别人伤害他那不符合实际的过高的自尊,而与世隔绝。由于缺乏安全感,他不得不用一层伪装的坚硬的外壳来保护自己,结果却事得其反,他那脆弱的自我反而因此受到伤害。
青少年孤独症临床表现:
⑴害怕见人。
与人相处已发展成为一种预期的焦虑。焦虑不再只是一种不适应,而变成了恐慌,内心的不自在是如此地强烈以至于患者不能够再呆下去了,不能够集中精神,不能倾听,不能集中思想。拘束不安变成了一种对自己和自己行为的羞耻。
通常的情况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在感情上变得脆弱、敏感、多疑,见到异性就会感觉不自然,会出现脸红。据我一次对4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在步入青春期后见着异性有过脸红、尴尬或不安经验的超过85%,而在有过类似经验的人群中,如果当时能接纳这种经验,视与异性接近的冲动为乐事,或不以为然,或忍受一下,过后也就没事了,不会导致心理困境。相反,若不能接受这种冲动,视这种冲动为罪恶,害怕被人发现,产生“我担心控制不住”的想法,与异性接触就会变得越发的不安,并在“我控制不住”的心理作用下日趋严重。
⑵越来越多的逃避。
害怕出席社交及其他公开场合,害怕别人向自己行注目礼,过分担心自己的说话及表现会贻笑大方,并且忧虑别人对自己的负面的评价。
⑶与人接触行为失控。
如果患者没有逃避那些社交场合,他们会感觉不舒服,会付出巨大的努力来面对那些在别人看来是轻松平常的场合。患者也可能出现一连串身体症状,包括心跳急速、面红、手震颤及头冒汗等。
⑷闻声惊恐。
由于患者精神高度紧张,以致对声音很敏感,甚至闻声惊恐。正如一位年轻人所述:“一个半月前,我母亲批评我做得不对的事情,当时我的心情很紧张,精神也很不好,于是我回单位想小憩一下,但怎么也睡不了,有一点声音就马上惊醒。当晚,在睡前就对声音很敏感,稍大一点的声音就会心惊。从此,变得很容易受惊吓,甚至对突然出现的人或者声音都易受惊,经常感到精神紧张。特别是睡着前,或是已经有点入睡时,容易被声音惊吓。”当然这位年轻人还不是孤独症患者。孤独症患者起初上街惧怕別人吐痰声,感觉似乎是在唾骂自己,十分厌恶,进而发展到对咳嗽声、叹气声、笑声、歌声、说话声、脚步声、关门声等,感到惊恐,不能忍受。
⑸自我封闭。
自我封闭包括沉默不语。极端的自我封闭就是闭门不出。即使闭门不出,患者也时常感到尖锐袭来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往往发展为一种恐慌状态。在这种恐慌状态中患者无法驾驭自己,只要这种孤独感持续下去,他就会丧失对外界的反应能力。
青少年孤独症诊断标准如下:
⑴行为拘谨,害怕犯错。
⑵明显害怕在他人面前做出令自己羞辱及尴尬的事。
⑶如面临令人畏惧的社交情况,很可能出现焦虑或惊恐发作的反应。
⑷患者明了如此畏惧是过度且不合理的。
⑸患者常以逃辟的方式面对社交困扰。
⑹患者伴有身体症状,如心跳急速,面红、手震颤及冒汗等。
⑺有的闻声惊恐。即对咳嗽声、叹气声、笑声、歌声、说话声、脚步声、关门声等,感到惊恐,不能忍受。
⑻沉默不语,甚者闭门不出。
⑼常感到尖锐袭来的孤独感,恐慌,甚至丧失对外界的反应能力。
(实习编辑:黄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