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关注 > 社会危害 > 亲生父亲被误认人贩子 隔代抚养易造成孩子心理问题

亲生父亲被误认人贩子 隔代抚养易造成孩子心理问题

2014-12-13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家庭隔代抚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伴随着这种现象的存在,各种相关的问题也随之凸显,教育学家孙云晓通过大量调研发现,在我国70%的“隔代抚养”都不成功,隔代抚养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名中年男子和一名6岁女童在街头有些拉扯,突然赖在地上不起的女孩喊道:“我不去!你不是我爸爸!”围观市民瞬间紧张起来,怀疑此人是人贩子,急忙报警。经民警调查,该男子确实是孩子的父亲。原来,6岁的孩子常年和祖母生活,早已习惯了与祖母生活,不愿回到父亲身边,甚至不承认父亲。这一事件暴露出了“隔代抚养”的弊端。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常常将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样既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情关系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父母放心,可谓一举多得。因此,家庭隔代抚养便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伴随着这种现象的存在,各种相关的问题也随之凸显,教育学家孙云晓通过大量调研发现,在我国70%的“隔代抚养”都不成功,隔代抚养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抗挫折能力差

    老人对孩子常常是过分的关心和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长期下去,易养成孩子自私、任性、为所欲为的性格,也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和果断,产生依赖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这使孩子在成长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产生心理与行为的障碍。

  2、情绪稳定性差

    由于祖辈对幼儿的过度放纵,在稍微违背幼儿意思的时候,幼儿容易爱生气,爱发火,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

  3、自我中心

    由于其特殊的家庭地位,一些幼儿往往会形成自我中心、惟我独尊的心理倾向,而缺乏我只是社会中一员的思想意识,他们往往自私与任性,为所欲为。

  4、孤僻

    一些幼儿由于平时交流的对象主要是爷爷奶奶,因此与人交往的机会缺乏,没有伙伴玩耍,也很少与同龄人交流,交往能力差。长期下去,容易形成常常独来独往的心理个性,喜欢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有问题也不与人交流,因此,如果不良情感得不到释放,很容易产生抑郁的心理状态。

  5、产生暴力倾向

    隔代抚养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替代的。即使老人将自己全部感情投入到孩子身上,也是无法取代父母之爱的。孩子缺少血肉相连的父母之爱,极可能因情感缺乏而产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导致其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等问题。

  6、心理老龄化

    孩子长期处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对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耳濡目染,极容易加速孩子的成人化,严重时会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

  7、交际恐惧症

    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不喜欢运动与外出,这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窄,缺乏应有的活力,不利于培养孩子开阔的胸怀和活泼、宽容的性格。这样长大的孩子,心胸狭窄,不善与人交际,易产生交际恐惧症。

  8、“隔代亲”心理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父母不能陪在身边,他就容易产生被抛弃的感觉而在内心留下阴影。孩子被祖辈迁就也会养成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时间段内接管孩子,或者从祖辈手里完全将孩子接管过来时,他们可能就会急于去扭转孩子的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二者就容易对立。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孩子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于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祖辈再出面阻扰父辈“教训”孙辈,这种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发。

  “隔代抚养”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抚养孩子的主流方式,这是目前无法回避的事实。怎样在这样的抚养方式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已经成为三代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健客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网)

(责任编辑:小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