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别名:新生儿巨细胞包涵体病
(一)治疗
对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处理、支持治疗为主。
1.抗病毒药物 如阿糖胞苷、阿糖腺苷以及阿昔洛韦(无环鸟苷)等对HCMV均能起到短暂的抑制作用,使症状缓解,但不能清除感染。
2.干扰素 对HCMV的抑制作用效果欠佳,并可能导致抗药性。
3. 阿昔洛韦衍生物 更昔洛韦(丙氧鸟苷)效果较好,重症感染者用7.5~10mg/(kg·d),分2~3次静滴,14天后继以5mg/(kg·d)维持治疗1~2个月,对先天性感染可用12mg/(kg·d)连续治疗6周疗法。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肝功能异常,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正常,偶可致不可逆性无精症。
(二)预后
本病病死率高,受感染的胎儿除流产、死产外,常引起先天性畸形。出生后,严重者在生后数天或数周内死亡;幸存者90%留有后遗症,如生长迟缓、智力障碍、运动障碍、癫痫、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听力障碍(神经性耳聋)等。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找医生
更多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找医院
更多 >- 医院地区等级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闵行区 三级甲等
-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朝阳区 三级甲等
- 湖南省人民医院 天心区 三级甲等
- 富阳市妇幼保健院 富阳市 三级乙等
- 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 南海区 二级甲等
- 伊川县妇幼保健院 伊川县 一级甲等
-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德市 三级甲等
- 汉寿县人民医院 汉寿县 二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