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综合征
癫痫诊断主要根据发作史,目击者对发作过程提供可靠的详细描述,辅以脑电图痫性放电证据即可确诊,某些病人无目击者提供可靠病史,或对睡眠时发作不能提供全面准确的描述,且常规脑电图痫性波出现率仅30%~40%,给诊断带来困难,采用录像脑电图(video-EEG),神经影像学等技术,有助于对痫性发作及癫痫综合征进行分类和诊断,是提高癫痫诊断水平的关键。
癫痫的诊断应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1.患者的发作性症状是否为癫痫性的 患者就诊时绝大多数是在发作间歇期,体格检查无异常所见,因此诊断的依据根据病史,但患者于发作时除单纯的部分性发作外多有意识丧失,难以自述病情,只能依靠目睹患者发作的亲属,或其他人叙述发作时的表现和整个发作过程,包括当时的环境,发作时程,发作时的姿态,面色,声音,有无肢体抽搐和其大致的顺序,有无怪异行为和精神失常等,了解发作时有无意识丧失对诊断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非常关键,其间接证据包括舌咬伤,尿失禁,可能发生的跌伤和醒后头痛,肌痛等,但别人的叙述观察常不够细致精确,医生如能目睹患者的发作,对诊断有决定性的作用。
癫痫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即发作性和重复性,发作性是突然发生,突然中止;重复性即有一次发作后,在一定的间隔后脑电图现象突然开始,突然终止,在频率,波形,波幅等方面不同于背景,而且突出于背景,爆发的内容可以是高波幅慢波,高波幅快波甚至α波;也可以是癫痫样波,但在常规脑电图由于记录时间有限(20~30min),在明确为癫痫的患者中仅20%~30%可以记录到癫痫样波或爆发,30%~40%为非特异性变化如慢波增多,对癫痫的诊断无帮助,尚有20%~30%脑电图正常,20世纪70年代以来应用于临床的携带式脑电图监测(TEEG)技术可以持续监测24h以上,可提高癫痫样波或爆发的阳性率达80%以上,尤其是录像及脑电图监测(TEEG-VR)可同时监测患者发作的情况及当时的脑电图变化,对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均有重要意义,如对40例难治性癫痫的TEEG-VR监测发现47.5%过去分型有误,20%证明为混合型发作而非单一类型发作,30%为精神性发作(癔症)而非癫痫,不但纠正了过去诊断的错误而且有助于提高疗效。
2.如果是癫痫,发作类型是什么,是否为特殊的癫痫综合征 如能掌握各类型发作的特点,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仔细分析,大多数患者的发作类型的判断并不困难,但确有少数患者其发作类型难以从病史得到明确的答案,TEEG-VR监测对此有很大帮助。
3.如果是癫痫,是否有一局限性病灶,病因是什么,是原发性癫痫还是症状性癫痫 临床应根据下列几个方面综合的考虑原发性癫痫,例如家族史,发病年龄,发作现象[如大发作并无继发性GTCS的先兆和(或)头,眼偏斜,意识丧失很早发生],EEG记录(非特异性弥散的节律紊乱或正常;EEG也常用以区别失神发作和短暂的复杂部分性发作),以及体征正常等,症状性癫痫在病史及体检两方面均可找到线索,病史方面,如围生期异常,头颅外伤,脑炎,脑膜炎病史等,或同时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剧烈头痛,偏瘫或单瘫以及智力低下等,也可以有全身症状,如低血糖发作,代谢或内分泌障碍,阿-斯综合征,寄生虫如血吸虫,肺吸虫,猪绦虫等,对于发病年龄在中年以上的患者,即使体检和EEG均未发现异常,也还不能完全排除症状性癫痫,尚需随访复查,必要时做其他辅助检查。
4.对于症状性癫痫应鉴别病因是脑部疾病,还是全身性疾病。
(1)癔症:癔症有时表现为全身肌肉的不规则收缩,而且反复发生,须与强直-阵挛发作鉴别,询问病史可以发现癔症发作皆在有人在场和受到情感刺激时出现,发作过程一般较长,持续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甚至整天整夜的发作,常伴有哭泣和叫喊,并无意识丧失和大小便失禁,也无撞伤,若在发作中检查,则可见到肌肉收缩并不符合强直-阵挛的规律,瞳孔,角膜反射和跖反射并无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癫痫患者,尤其是慢性患者,不少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包括情感反应,因此发现癔症色彩并不能排除癫痫,如果提示有精神运动性发作的依据,仍须做进一步检查。
(2)晕厥:晕厥也是短暂的意识障碍,有时伴有短暂的上肢阵挛,需要和各种失神发作鉴别,血管抑制性晕厥前,大多有情感刺激或疼痛刺激史;由于静脉回流减少的晕厥多在持久站立,脱水,出血或排尿,咳嗽时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多在突然起立时发生;心源性晕厥多在用力或奔跑时出现,多数的晕厥在发病前先有头昏,胸闷,眼前黑矇等症状,不似失神发作的突然发生,意识和体力的恢复也远较缓慢。
(3)过度换气综合征:焦虑状态和其他神经官能症患者,可因主动的过度换气而产生口角和肢端的麻木或感觉异常,可伴有头昏和手足抽搐,诊断时可嘱患者过度换气试验,以观察是否能重复产生同样的症状。
(4)偏头痛:头痛性癫痫须与偏头痛鉴别,前者的头痛发作是突然的,持续时间不长,多持续几分钟,很少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EEG可记录到痫性放电,开始和终止均有明显界限,需要抗癫痫连续治疗方可奏效,而偏头痛发作是渐进性的,常为单侧,多为波动性头痛,多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EEG不能记录到痫性放电,多为非特异性慢波,偏头痛初始时用酒石酸麦角胺咖啡因可控制发作。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一般症状在5min内即达高峰,一次发作常持续5~20min,最长不超过24h,但可反复发作,本病应与局限性癫痫发作相鉴别,TIA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症状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症状多局限于一侧肢体,面部等,可反复发作,体检可见眼底呈脑动脉硬化征象,EEG检查多正常,颅脑CT扫描正常,少数可有腔隙性脑梗死,而癫痫可见于各种年龄,除老年人继发于脑血管病的癫痫外,前述的危险因素在癫痫患者中并不突出,癫痫发作持续的时间多为数分钟,极少超过半小时,局限性癫痫的症状开始为一个上肢而后扩展到全身,发作后体检一般无异常,EEG可发现局限性异常脑波或痫样波,CT可发现脑内病灶。
(6)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为睡眠障碍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发作性不可抗拒的睡眠,可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和入睡幻觉等,表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仅10%的患者具有上述四联征的全部症状,本病多在儿童期和青年期起病,以10~20岁最多,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多为10~20min,自动清醒并立即恢复工作,每天发作数次,神经系统检查多正常,少数患者有肥胖和低血压,睡眠监测可发现特异性异常,白天的发作性入睡为快速眼动相睡眠(REM);夜间睡眠与健康人不同,其睡眠周期从REM开始,而健康人则以非快速眼动相睡眠(NREM)开始,本病应与失神性癫痫鉴别,失神性癫痫起病年龄较发作性睡病早,儿童多见,失神性癫痫是突然的意识丧失而非睡眠,失神性癫痫有的伴有失张力,但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仅数秒钟,EEG可见3次/s的棘-慢波综合,是失神性癫痫的特征性改变,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此外,癫痫还应与发作性精神症状以及发作性其他内脏症状等鉴别。
2.症状性(symptomatic)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病因鉴别
(1)引起癫痫的全身性疾病:
①低糖血症:发作时间多在空腹或剧烈运动后,一般先有心悸,头昏,出汗,恶心,烦躁等症状,甚至行为失常,有此类病史者要做空腹血糖测定以进一步诊断。
②低钙血症:对于有手足抽搐,长期腹泻,脂肪泻或甲状腺手术史者,或在体检中发现佝偻病畸形的患者,需做血钙,磷测定。
③氨基酸尿症:对于智力发育不良,肤色发色偏淡,肌张力增高,或伴有震颤和手足徐动的患儿,要怀疑苯丙酮尿症,可做尿液检测,其他较少见的类型多有尿的异色,臭味,有条件时做相应的生化检查。
④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症:有腹痛,呕吐,腹泻和周围神经病变伴发癫痫者,宜做尿液或血液检查。
(2)引起癫痫的脑部疾病:病史(产伤史,高热惊厥史,脑炎脑膜炎史,脑外伤史,卒中史等)和发病年龄可以提供一些证据,体检中若发现如颅内肿瘤的定位体征和视盘水肿,脑动静脉畸形的头部杂音,脑猪囊尾蚴病(囊虫病)的皮下结节等,则可提供病因线索,病因未明者,除有明显弥散性脑病现象者外,一般常需做进一步检查,如脑血管造影,核素脑扫描,CT,MRI等。
癫痫综合征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癫痫综合征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癫痫综合征找医生
更多 >癫痫综合征找医院
更多 >- 医院地区等级
- 广东省人民医院 越秀区 三级甲等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西城区 三级甲等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黄浦区 三级甲等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通州区 二级
-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市 三级甲等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市 三级甲等
- 河南省职工医院 郑州市 三级
- 成都第三人民医院 成都市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