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别名:外科性腮腺炎
1.病史? 可有全身系统性感染或传染病引起的发烧,大手术后禁食,脱水,或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历史,以及急性感染的全身及腮腺局部表现。
2.临床表现
(1)单侧亦可为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急性腮腺肿大、胀痛或持续性跳痛,张口受限,全身发热不适等病症。
(2)局部病变表现为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明显压痛,由于腮腺包膜致密,故扪之较硬。
(3)口内腮腺导管口红、肿,分泌减少,病变后期当挤压肋腺腺体,可有淡黄色较稠的脓性分泌物溢出。
(4)由于腮腺腺体呈分叶状,故其脓肿形成后可表现为多灶性,即多个分散的脓肿,加之肋腺筋膜坚韧,故即使有脓肿形成亦难以扪及波动感(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程,全身中毒反应及局部穿刺,抽出脓液而确诊)。
(5)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急性期感染可向相邻组织间隙扩散,而表现相应间隙的蜂窝组织炎的临床体征。病程后期脓肿穿破腮腺筋膜及相邻组织,可由外耳道溃破溢脓,亦可在颌后或下颌角区形成皮下脓肿。
发病急骤。多数病员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少数病员由于机体状况衰竭,上述全身反应可不明显。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发生于一侧。患侧腮腺区红肿明显,下颌后凹消失,耳垂上翘。由于腮腺包膜致密,肿胀受到约束,内部压力增高,故疼痛剧烈,触压痛明显。有程度不等的张口受限。患侧腮腺导管开口处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排出。由于筋膜分隔,脓肿常为多个、分散的小脓灶,故早期无典型的波动感。
诊断时要注意和流行性腮腺炎鉴别。后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小儿,有接触传染史,常为双侧性。腮腺导管开口处无脓性分泌物。白细胞总数不高,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多。
1.流行性腮腺炎? 多发生于儿童,有流行病接触史,多为双侧腮腺受累,腮腺腺体肿大,但疼痛较轻,导管口无红肿,唾液分泌清亮无脓液,周围血白细胞总数不增高,但淋巴细胞比例增大。腮腺不形成脓肿,常经7~10天而痊愈。
2.嚼肌间隙感染? 主要为牙源性感染,表现为以下颌角为中心的肿胀、压痛,张口受限明显,但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分泌清亮,脓肿形成可扪得深液动感。
3.腮腺区淋巴结炎? 又称假性腮腺炎,表现为区域性腮腺肿痛,病变与腮腺解剖形态不一致,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唾液分泌清亮。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找医生
更多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找医院
更多 >- 医院地区等级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金牛区 三级甲等
-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院 新都区 三级乙等
-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 万州区 三级甲等
- 福建省立医院 福州市 三级甲等
-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 江津区 二级甲等
- 重庆市开县中医院 开县 二级甲等
- 湖湘中医肿瘤医院 岳麓区 二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