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别名:室速
(一)病史、症状:室速多突然发作,患者感明显的心慌胸闷,可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等症状。可在室性早搏的基础上发生,当心率>200次/分或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时如冠心病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等。可有心绞痛、急性左心衰、出现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既往有心脏疾病史和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史有助诊断。了解发作的时间和频率,近期内的药物应用史,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心剂、利尿剂的应用史有时可帮助寻找室速发生的原因。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不超过30s,可反复发作。心室率<150次/min时,多无明显症状。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为120~200次/min,多数为160次/min左右,也有的为110次/min,很少超过200次/min。持续时间均>30s,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可反复发作。持续时间有报告为3~168h,有持续3个月者。心律大致整齐,也可不齐。由于干扰脱节,第1心音可强弱不均。也可闻第4心音及颈静脉大炮音。如发作持续时间较久则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变,表现在心排血量降低、血压降低,尤其是收缩压降低明显。有效循环血量、脑血流量、冠状动脉血流量等均降低,可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及末梢循环障碍等症状。若心动过速频率更快或持续时间更长,则心排血量极度降低,最终发生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及阿-斯综合征。此外,病人可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及体征表现。
期外收缩(早搏)型室性心动过速属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分为两型:
1.病理性非持续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特点为连续5个或5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大多持续在30s内自行终止。占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70%。它与病理性持续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在临床、电生理特征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2.病理性持续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特点为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持续在30s以上,至数小时、数天,甚至无休止持续发作。常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恶化成心室颤动的倾向,常不能自行终止发作,需用药物或电复律才能纠正。程序期前刺激能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者,预后差、猝死率高。属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占70%。
(二)体检发现:短阵室速或持续性室速不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一般生命体征较平稳,心脏听诊心率快而大致规则,发作间歇可闻及早搏。有基础心脏病或心率>200次/分者可伴有血压降低、呼吸困难、大汗、四肢冰冷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表现,说明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紧急处理。
(三)辅助检查: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心电图为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以室性期前收缩为始发。QRS波多呈右束支阻滞型或左束支阻滞型。心电轴60%~70%呈左偏。可记录到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宽大畸形QRS波,与P波无关,有时可见到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发作不频繁或发作较短暂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心脏超声能明确心脏基础疾病。冠心病患者95%可被程序电刺激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诱发率为50%;非持续性者冠心病约有70%被诱发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35%可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扩张型心肌病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者为0%~7.1%。能诱发出者其猝死率高。
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多见于小儿。这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个鉴别点,且室性心动过速常有基础病存在。心动过速突发突止,轻者感心慌胸闷,重者因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出现头昏,甚至意识丧失。由于小儿的心脏传导系统发育未成熟、生理功能不健全和植物神经不稳定,更易发生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健康儿童心脏的窦房结按一定的频率,规律发放冲动。绝大多数窦性心律不齐无需治疗,都与呼吸和迷走神经张力变化有关,此种心跳快慢的变化是随呼吸运动呈周期性改变,屏息时心律不齐消失。少数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频繁出现的早搏可有自觉症状,较大的儿童可主诉心悸、自觉心跳有“漏搏”或有心跳到嗓子眼的感觉,小的孩子可表现有乏力、苍白及气促等。
(1)如果能找出P波则有助于鉴别:P波与QRS波无关,呈干扰性房室分离,P波频率慢于心室率,则符合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如P波与QRS波有固定关系,则符合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点。
(2)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律轻度不齐:心室率<200次/min。心室率>200次/min,节律齐提示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3)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间歇有与之相同的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间歇期其QRS波也呈相同的束支阻滞图形。
(4)如果有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出现,则可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者不可能出现。
(5)采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者可突然中止发作,而室性心动过速无效。
(6)室性心动过速时第1心音可强弱不均:而室上性心动过速者第1心音强弱相等。
(7)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多系器质性心脏病:常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故症状较轻。
2、预激综合征
预激是一种房室传导的异常现象,冲动经附加通道下传,提早兴奋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有预激现象者称为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或wpw(wolf-parkinson-white)综合征,常合并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单纯预激并无症状。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与一般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并发房扑或房颤者,心室率多在200次/min左右,除心悸等不适外尚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突然死亡。心室率极快如300次/min时,听诊心音可仅为心电图上心室率的一半,提示半数心室激动不能产生有效的机械收缩。预激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qrs波群常不增宽,但发作中止后除隐匿性预激外均有特征性心电图改变,预激并发房颤或房扑时,qrs波群常增宽,应与室性心动过速相鉴别。
(1)室性心动过速时节律规则:少数不规则者其互差仅20ms。而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时的节律除呈极速时外,均呈绝对不齐、无规则。
(2)室性心动过速时QRS波形态呈单形性:在同一导联上是相同的(除伴有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时)。而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时的QRS波类似多形性特点。
(3)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间歇期可见形态与之相同的室性期前收缩:而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间歇期应见到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可见δ波。
3.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由于心电图上两者均为单形性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均有类似特点,导致鉴别困难。但两者的病因截然不同,前者多伴有器质性心脏病。预后凶险;后者为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的正常人,预后良好。这是鉴别两者的最关键之处。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找医生
更多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找医院
更多 >- 医院地区等级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越秀区 三级甲等
- 北京阜外医院 西城区 三级甲等
-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 铜梁县 三级甲等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武昌区 三级甲等
- 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 开县 三级甲等
- 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 余杭区 二级甲等
-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 天山区 二级甲等
- 泉州市第一医院 鲤城区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