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发癌
异常出血是子宫和卵巢原发双癌的主要症状。A组患者较年轻,50%有不育史。子宫肌层浸润和盆腔内扩散的情况也少见,分别为6%和12%。而B组患者年龄较大,90%为绝经妇女,子宫肌层浸润和盆腔内扩散的情况也较常见,分别占63%和45%。子宫肌层浸润和盆腔内扩散在A组分别为30%和38%,B组均为50%。结果表明,异常出血是子宫和卵巢原发双癌的主要症状,占75.1%。在绝经后妇女中,绝经后出血占81.8%,其次的症状为腹痛或腹胀,占58.6%,原发不育占31%。除B组患者年龄较大、绝经后出血较常见外,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腹部包块是子宫和卵巢原发双癌最主要的体征,占89.3%,子宫增大占44.48%。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双癌的诊断长期以来未能明确。异常阴道出血和腹部包块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因此大部分患者被诊断为卵巢癌或内膜癌,很少有人想到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诊断。在病理上,也常常与Ⅱ期卵巢癌和Ⅲ期内膜癌相混淆。1961年Campbell首次较为明确地提出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诊断。建立子宫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概念和掌握其诊断标准,是诊断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关键。因此,若盆腔包块患者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术前、术中发现卵巢和子宫均已受癌累及,临床医生应该提醒病理医生注意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可能性,如果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完全符合Young和Scully提出的诊断标准,则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诊断便成立。
1985年,Ulbright和Roth提出的5项标准,以区别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和子宫内膜癌伴卵巢转移:
①小卵巢(<5cm);
②双侧卵巢受累,卵巢呈多结节状;
③子宫深肌层浸润;
④血管浸润;
⑤输卵管受累。如在病理标本中发现以上标准中的2项,则应该诊断为原发性子宫内膜癌伴卵巢转移。如上述指标在病理标本中均未发现,则应该诊断为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
在Ulbright和Roth诊断标准的基础上,1987年Young和Scully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诊断标准,以区别子宫内膜癌为卵巢转移。Young和Scully认为,如果子宫内膜癌浸润至深肌层及淋巴管和血管,如果肿瘤累及输卵管黏膜、侵犯卵巢表面和其淋巴管及血管,那么卵巢的癌变很可能是继发性的。反之,如不存在淋巴管和血管转移,子宫内膜癌很小,局限在子宫内膜或仅有浅肌层浸润,在其周围又可见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表现,卵巢肿瘤又局限在卵巢的中心,常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那么这两个肿瘤很可能是原发肿瘤。尽管大多数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是子宫内膜样癌,但是非子宫内膜样癌例如黏液性癌、透明细胞癌,也可偶尔出现。有时,两个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也可不同。根据不同的组织学类型,Eifel、Zaino将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为三组:A组,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子宫内膜样癌;B组,子宫内膜和卵巢同是非子宫内膜样癌(例如,乳头状黏液性癌,透明细胞癌);C组,子宫内膜和卵巢是两个组织学类型不同的癌,例如子宫内膜为内膜癌,而卵巢为透明细胞癌。这样分组的意义在于其预后不同,A组预后好,而B组和C组预后差。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发癌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发癌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