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性骨关节病别名: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症状和体征常不完全一致,有的病人完全没有症状,也未意识到有杵状指,另外一些病人,在出现杵状指之前即有明显的慢性骨骼疼痛,以酸痛为主,部位较深,常不能明确指出具体部位,无法坚持工作。杵状指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指(趾)端呈球状,正常的甲周160度角度减小,手指在甲床基部厚度超过远端指间关节的厚度,甲床基部周径大于远端指间关节的周径。由于甲床软组织增生和水肿,指甲触诊有一种“摆动感”。晚期皮肤增厚,指甲变弯,发绀,产生鼓槌样畸形。部分病人手足增粗变厚,长度不增加而呈铲状或兽掌状。
皮肤表现包括手足多汗,面部和头皮的皮肤油腻多脂;有较多痤疮。面容粗陋,前额及眉间皮肤增厚,额纹呈横行深沟状。眼距增宽,上眼睑肥厚而下垂,鼻端肥大,鼻唇沟加深,上唇肥厚,呈狮面外貌。头皮增厚呈脑回状,皱襞粗大,沟嵴明显,纵行走向。这种头顶皮肤脑回样改变称为头皮松垂症。部分患者下肢呈非凹陷性水肿,类似于橡皮腿改变。一般来说,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皮肤改变比较突出,且较常出现。而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皮肤改变较少出现,症状体征亦较轻。
约半数病人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积液。以膝、踝关节受累多见,尚可累及肘、腕、掌指关节和跖趾关节,一般呈不对称性。疼痛以夜间为主,表现为关节轻度酸痛乃至剧烈疼痛。体征包括关节局部发红、发热、触痛、肿胀、关节积液和活动受限,也有表现为无痛性关节积液。在没有大量肌肉覆盖的部位,由于长骨骨膜新骨形成,可致前臂或小腿日益增粗,腕及踝关节亦相应粗大。
除上述表现,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还可有乏力、男性乳房女性化、阴毛女性样分布、骨髓纤维化、胃肠增生性病变及染色体异常等。
肥大性骨关节病的诊断主要依据逐渐进展的骨膜成骨亢进,杵状指(趾)和头面部及肢端皮肤肥厚,以前两项最为重要。男性病人,发病年龄较轻,临床上查不出任何原发性疾病者,考虑为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发病年龄较大,以关节病或骨痛为主要表现。有肺、胸膜、心脏、肝脏、血液及肠道原发病,无阳性家族史者应考虑为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一般来说,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皮肤改变较少出现。对于肥大性骨关节病先于肺部肿瘤出现者鉴别较难,从诊断肥大性骨关节病到诊断肺肿瘤最长报告可间隔18个月,此时很难确诊为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需要临床长时间随诊。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可分为3种类型:
①完全型:骨膜成骨亢进,杵状指(趾),面部肥厚表现及脑回样头皮4项俱在。
②不完全型:有骨膜成骨亢进,杵状指(趾),面部肥厚表现,而缺乏脑回样头皮改变。
③轻型:有杵状指(趾),面部及(或)头皮变化,骨膜成骨很轻微或无。临床上多见不完全型。上述分类是否也适合于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有待观察。
肥大性骨关节病出现典型的杵状指,不存在诊断上的问题,有时肥大性骨关节病的其他表现包括皮肤表现出现于杵状指之前,此时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肢端肥大症 本病可有手足粗大,皮肤肥厚,面部粗陋等,易与肥大性骨关节病混淆,但本病不存在长骨和短骨的骨膜新骨形成,手足粗大仅是增粗、加宽,无明显加大现象,头围无明显增加,活动期生长激素和血清无机磷多升高,由于垂体瘤所致者大多数蝶鞍扩大,可作鉴别。
2.甲状腺性肢端肥厚 有杵状指(趾)、恶性突眼及胫前黏液性水肿,X线检查示掌骨骨膜下新骨形成,多发于甲亢治疗引起甲状腺功能减低时。本症有明显的甲亢病史,可资鉴别。
3.骨内膜性骨肥厚症 主要表现为骨内膜增生造成皮质增厚及髓腔变窄,骨横径不增加,常累及颅骨引起颅板增厚及板障封闭,且无杵状指及皮肤改变,与肥大性骨关节病不同。
其他需与类风湿关节炎、畸形性骨炎、梅毒等疾病鉴别。
肥大性骨关节病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肥大性骨关节病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肥大性骨关节病找医生
更多 >肥大性骨关节病找医院
更多 >- 医院地区等级
- 北京友谊医院 西城区 三级甲等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市 三级甲等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丰台区 三级甲等
- 嘉定区中心医院 嘉定区 二级甲等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黄浦区 三级甲等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市 三级甲等
- 四川省骨科医院 武侯区 三级甲等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金牛区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