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外科   >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别名:上行性颈椎病

主要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其次为椎动脉周壁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刺激后所引起的交感神经症状,颈部症状则较轻。
1.颈椎病的一般症状 因其属于颈椎病中的一型,因而其必然具有颈椎病的一般症状,如颈痛、后枕部痛、颈部活动受限等。如病变同时波及脊髓或脊神经根,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对颈部症状应注意检查,其是除外椎动脉第一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供血不全的主要根据之一。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 椎动脉分为四段(图1),其中任何一段病变引起缺血时,均可出现相类同的症状,本型颈椎病的病变主要位于椎动脉第二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偏头痛:为多发症状,发生率约在80%以上,常因头颈部突然旋转而诱发,以颞部为剧,多呈跳痛或刺痛。一般均为单(患)侧,有定位意义;如双侧椎动脉受累时,则表现双侧症状。
(2)迷路症状:亦较多发,主要为耳鸣、听力减退及耳聋等症状。其发生率约为80%,主要是由于内耳动脉供血不全所致。
(3)前庭症状:主要表现为眩晕,发生率约为70%左右。其发生、发展及加剧与颈部旋转动作有直接关系。应注意与梅尼埃病鉴别。
(4)记忆力减退:约60%的病例出现此种现象,往往在手术刚结束(椎动脉减压性手术)患者即主诉“头脑清楚了”。甚至发病多年不能下棋的患者,术后当日即可与病友对弈获胜。
(5)视力障碍:约有40%的病例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复视、幻视及短暂的失明等,主要是由于大脑枕叶视觉中枢以及第Ⅲ、Ⅳ、Ⅵ脑神经核(位于脑干内)和内侧束缺血所致。
(6)精神症状:以神经衰弱为主要表现,约占40%。其中精神神经抑郁者较多,欣快者较少。多伴有近事健忘、失眠及多梦现象。
(7)发音障碍:较少见,约占20%。主要表现为发音不清、嘶哑及口唇麻木感等,严重者可出现发音困难,甚至影响吞咽。主要是由于延髓缺血及脑神经受累所致。此症状更多见于高位侧索硬化症患者,应注意鉴别。
(8)猝倒:系因椎动脉痉挛引起锥体交叉处突然缺血所致,多系突然发作,并有一定规律性。即当患者在某一体位头颈转动时,突感头昏、头痛,患者立即抱头,双下肢似失控状发软无力,随即跌(坐)倒在地。发作前多无任何征兆,在发作过程中因无意识障碍,跌倒后即可自行爬起。其发生率约在20%左右(图2)。
3.自主神经症状 由于椎动脉周围附有大量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因此当椎动脉受累时必然波及此处的交感神经而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失调。临床上以胃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症状为多。个别病例可出现Horner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眼球内陷等。由于人体组织的复杂性,尤其是中年以后的机体,各个器官可能患有各种疾患,因此难以将其统统归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来解释,只有那些检查阴性者方可考虑;但明确结论尚需通过治疗(包括手术)才可得到正确判断(图3)。
主要依据以下诸要点:
1.有上述椎-基底动脉缺血征(以眩晕为主)和(或)曾有猝倒病史。
2.旋颈诱发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椎体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4.一般均有较明显的交感神经症状。
5.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
6.除外椎动脉第一段(进入第6颈椎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7.除外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等。
8.本病的确诊,尤其是手术前定位,应根据MRA、DSA或椎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椎动脉血流图及脑血流图仅有参考价值,不宜作为诊断依据。

1.内耳疾患
(1)概述:所谓内耳疾患,主要指梅尼埃病,是由于内耳淋巴回流受阻引起局部水肿所致。本病在临床上具有以下三大特点: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进行性和感音性听力减退,耳鸣。
(2)鉴别要点:由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亦可出现与上述相似的症状,因此,需要将二者加以区别。事实上,如对内耳前庭功能认真地进行专科检查,不难除外。因此,凡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者,应常规请耳科医师进行会诊,以除外耳源性眩晕。此外,MRA、DSA等检查均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2.眼源性眩晕
(1)概述:本病大多因眼肌麻痹及屈光不正(尤其是散光)所致,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尤其高,应注意加以鉴别。
(2)鉴别要点:本病与颈性眩晕的鉴别主要依据:
①闭目难立征阴性。
②眼源性眼球震颤试验多呈异常反应。
③眼科检查有屈光不正,其中以散光为多见。
④闭目转颈试验阴性。
3.颅内肿瘤 本病因肿瘤组织对前庭神经或其中枢连接直接压迫,在临床上除有眩晕症状外,多伴有颅内压增高等其他症状。临床上如能注意检查,一般不难以与颈源性眩晕相鉴别。对个别鉴别困难者可行MRI或CT检查。
4.动脉硬化 主要是由于在全身血管硬化的同时(多伴有高血压病)椎动脉本身亦出现硬化之故,其病理改变除管壁增厚、硬化及弹性减弱或消失外,可出现结节样变。因其所产生的症状可与颈源性椎动脉供血不全者相似,因此多需依据MRA、DSA或椎动脉造影确诊。当然,长期的高血压病史可作为参考依据之一。
5.胸骨柄后方肿块 胸骨柄后方肿块以肿瘤及胸骨后甲状腺肿为多见,可直接压迫椎动脉第一段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全症状。诊断除可依据有无颈椎骨质异常改变、颈源性眩晕及其他颈椎病症状外,确诊仍需依据DSA、MRA或椎动脉造影检查。
6.其他 除上述五种病变外,其他凡可引起眩晕症状者,均需加以鉴别,其中包括:
(1)药物中毒性眩晕:以链霉素中毒为多见。
(2)流行性眩晕:为群发性,与战争、天灾及意外突发事件有关,多为一过性,预后佳。
(3)体位性眩晕:多因贫血或长期卧床而引起。
(4)损伤性眩晕:外伤致内耳、听神经及中枢前庭核等受累时均可引起。
(5)神经官能症:多因长期失眠所致。
以上诸病如能注意加以检查,则不难诊断。

推荐药店

同仁堂

椎动脉型颈椎病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椎动脉型颈椎病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椎动脉型颈椎病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椎动脉型颈椎病找医生

更多 >
  • 吴江林 吴江林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骨科
  • 方淳 方淳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东方医院
    介入医学科
  • 袁宁 袁宁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外科
  • 胡临 胡临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外科
  • 陈清汉 陈清汉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骨科
  • 梁益建 梁益建 主任医师
    成都第三人民医院
    骨科
  • 李康仁 李康仁 主任医师
    成都第三人民医院
    骨科
  • 章家福 章家福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推拿科

椎动脉型颈椎病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