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
1.发作特点 心房扑动大多数为阵发性,常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数小时、数天。若持续时间超过2周即为持续性发作,又称慢性心房扑动。个别病例有达数年者。心房扑动也可由心房颤动转变而来。心房扑动如为持续性者,则大多变为慢性(永久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扑动也有部分可转为慢性心房颤动。
2.症状 有无症状取决于是否存在基础心脏病和心室率的变化。心室率的快慢与心房扑动的房室传导比例有关,当房室传导为3∶1与4∶1时,心房扑动的心室率接近正常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症状可无或轻,仅有轻微的心悸、胸闷等;当房室传导为2∶1甚至达1∶1时,心室率可超过150~300次/min,血流动力学可明显受累,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眩晕、精神不安、恐惧、呼吸困难等,并可诱发心绞痛或脑动脉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患者,尤其是在初发时以及原有心脏病较严重者心室率增快更明显,并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3.体格检查
(1)心室率常在150次/min左右(2∶1房室传导),心律齐;当呈1∶1传导时心室率更快,心律齐;当呈3∶1或4∶1传导,心室率正常,心律齐;但当呈3∶1、4∶1又5∶1、6∶1等传导交替出现时,则心率虽不快,但节律不齐。此时听诊第1心音强弱不等、间隔不一,应与心房颤动鉴别。
(2)颈静脉搏动快而浅,其频率与心室率不一致,超过心室率。
(3)运动可加速心房扑动的房室传导比例,如由4∶1变为2∶1传导,心室率可增快并可成倍增加。当停止运动后,心室率又可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心率值。
(4)压迫颈动脉窦可抑制心房扑动的房室传导比例,使2∶1变为3∶1或4∶1等,心室率变慢。当出现房室传导不同比例时,心律可不齐。停止压迫颈动脉窦后即可恢复原来的心率。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心电图表现可明确诊断。
1.心房扑动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心房扑动的心房率多为250~350次/min,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房率为160~250次/min。心房扑动有F波在Ⅱ、Ⅲ、aVF导联清楚、F波之间无等电位线,心室率较慢,刺激迷走神经心室率可成倍减少或变成不规则(传导比例不同),而F波常能更清楚显现;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波之间有等电位线、心室率较快、刺激迷走神经可使房性心动过速终止发作或无效。
2.心房扑动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通常两者鉴别不困难,但在下列两种情况时,应注意鉴别。
(1)心房扑动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此时QRS波群增宽,心室率快,容易将心房扑动的F波淹没而漏诊。此时,除非加做食管导联,否则凭借一般导联不能做出鉴别,但幸而少见。
(2)心房扑动心室率快并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也增宽,很易被误认为室性心动过速。如能通过减慢心室率的方法(如压迫颈动脉窦)减慢心室率,QRS波变窄时,才能加以区别。
心房扑动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心房扑动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心房扑动找医生
更多 >心房扑动找医院
更多 >- 医院地区等级
- 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市 三级甲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越秀区 三级甲等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海淀区 三级甲等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海淀区 三级甲等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朝阳区 三级甲等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朝阳区 三级甲等
- 航天中心医院 海淀区 三级
- 北京阜外医院 西城区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