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外科   >  先天性短结肠

先天性短结肠别名:袋状结肠综合征

多为生后就发病。临床表现与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相似:肛门闭锁呈痕迹状,不膨满也无冲击感。个别病儿肛门发育正常,仅直肠闭锁。无瘘管或瘘管较小者,生后就出现低位肠梗阻症状:明显腹胀,腹壁紧张、发亮,浅静脉扩张;瘘管较大者,经尿道或阴道排泄胎便和气体,虽然排便位置异常,因排便通畅而无腹胀,故就诊或发病时间较晚。如果短结肠内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则有慢性便秘症状。
李振东等报道的10例病儿,9例短结肠有瘘管,其中4例结肠膀胱瘘,3例结肠阴道瘘,2例结肠尿道瘘;Chadha等报道的32例男性病儿,29例有结肠膀胱瘘,另3例无瘘者,分别为Ⅱ、Ⅲ、Ⅳ型短结肠病儿,Ⅱ、Ⅲ型者,瘘被连在膀胱后壁的短小纤维条索代替,Ⅳ型者短结肠远端呈盲端位于盆腔内;9例女性病儿中,6例有高位结肠阴道瘘,另3例为一穴肛畸形。
并发畸形:李振东等报道的10例病儿,8例并发梅克尔憩室、阑尾缺如、短小肠、腹壁疝及先天性心脏病等畸形;Chadha等报道的41例病儿,在泌尿生殖、消化、骨骼、心血管等系统有53个畸形:其中14例膀胱输尿管反流,5例双阑尾,单侧肾缺如、肾积水、梅克尔憩室及部分骶骨发育不良各4例,3例为一穴肛,痕迹形阑尾、肠旋转不全、单侧睾丸下降不全、分隔阴道、多发脊椎半椎体各2例,以及其他少见畸形。
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伴先天性短结肠的发病率较高,因而,临床诊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后,要进一步做X线检查,以便确定是否有先天性短结肠。X线的特征性改变是诊断先天性短结肠的主要依据,影像特征为:正立位腹部平片上有大液平面,宽度超过腹腔最大横径的50%;经尿道或阴道的瘘孔造影,远端结肠呈巨大囊袋状改变。还要尽可能对病儿做全面检查,以便发现其他致命性畸形。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推荐药店

同仁堂

先天性短结肠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先天性短结肠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先天性短结肠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先天性短结肠找医生

更多 >
  • 卢丽丽 卢丽丽 医师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肛肠外科
  • 宋红 宋红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小儿科
  • 夏景龙 夏景龙 执业医师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外科
  • 董登海 董登海 副主任医师
    京山县妇幼保健院
    小儿科
  • 赵庆石 赵庆石 主任医师
    京山县妇幼保健院
    小儿科
  • 盛凯 盛凯 主任医师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
    小儿科

先天性短结肠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