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急性扩张别名:急性胃麻痹
发病常于暴饮暴食后1~2h或术后、创伤后数小时至1~2周出现症状。
1.腹痛、腹胀 突然或逐渐发生上腹部或脐周持续性胀痛或隐痛,阵发性加重。腹痛常不剧烈。
随着腹痛的发生,出现腹胀。开始为上腹饱胀、膨隆,可见胃型但无胃蠕动波。腹胀逐渐加重,范围扩大至整个腹部,全腹部膨隆,患者感觉腹胀特别严重。叩诊为鼓音,可闻振水音。如胃内为液体或食物,叩诊鼓音不显著而呈浊音或实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上腹或脐周可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若有胃穿孔或破裂时,则压痛和反跳痛极为明显并有明显之反跳痛与肌紧张,体温升高,出现感染中毒的表现。
2.恶心、呕吐 随着腹痛、腹胀加剧,恶心和呕吐也随之加剧。呕吐特点为频繁而无力,甚至呈不自主地外溢样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食物和棕绿色或棕褐色腐酸臭的液体,早期可有胆汁样物。有时可见有血性液体。呕吐后腹胀仍不缓解,全身症状也无改善反而病情渐渐加重。发病早期可有少量的排气、排便,后期大部分病人停止排便。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由于频繁呕吐和胃内大量液体滞留,导致电解质和胃酸的丢失,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甚至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淡漠、烦躁不安、躁动、严重口渴、眼窝凹陷、皮肤四肢厥冷而干燥,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血压,尿少或无尿,呼吸短促呈胸式呼吸,进而出现嗜睡或昏迷状态,体温降低,甚至不升等衰竭表现。
根据有暴饮暴食或创伤、手术等病史,突然或逐渐出现上腹或全腹胀痛,腹部膨隆,频繁无力的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或棕褐色酸臭性液体,呕吐后腹胀不缓解而病情逐渐加重,迅速发生脱水和休克现象。如考虑到急性胃扩张,诊断并无困难。不典型或小儿急性胃扩张常被误诊为其他急腹症。
1.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常为中腹部胀痛伴有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重。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并有金属音,呕吐为喷射状,呕吐物可有肠内容物,体温及白细胞增高。腹部X线平片可见多个阶梯状肠管气液平面或小肠胀气,无巨大之胃泡和宽阔的气液平,以上均可与急性胃扩张相鉴别。
2.腹膜炎 腹膜炎本身即可诱发急性胃扩张。若为单纯性腹膜炎而无急性胃扩张时鉴别较易。腹膜炎常有原发病灶的临床表现而后发展为腹膜炎的病史,病史较长,呕吐不甚频繁,呕吐量不多,亦无棕褐色酸臭之胃内容物。腹部有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白细胞及体温增高。腹膜炎之晚期所致肠麻痹有时不易与急性胃扩张相鉴别。
3.肠麻痹 与急性胃扩张不易鉴别,肠麻痹也常于手术、创伤或其他应激状况下发生或为腹膜炎之晚期表现,主要累及小肠,故以小肠扩张最为明显,腹中部可见肠型,无胃内震水音,呕吐较明显,呕吐量较多,可有棕黄色粪臭样肠内容物。抽出的胃内气体和液体量也较胃扩张为少。
4.急性胰腺炎 发病早期有暴饮暴食史和腹胀腹痛、呕吐及发热等表现,常不易与急性胃扩张鉴别,但可通过急性胰腺炎上腹剧痛,腹胀较轻,且上腹有压痛,轻度肌紧张,淀粉酶增高,X线无特异性表现,B超和CT可发现肿大之胰腺或肿块(囊肿)、胃肠减压抽出之胃液量不多,且无酸臭棕褐色胃液等,经详细查体和询问病史能加以鉴别。
胃急性扩张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胃急性扩张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