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外科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别名:海绵状血管畸形

1.无症状 占总数的11%~44%,轻微头痛可能是惟一主诉,常因此或体检做影像学检查而发现本病。头痛是否与病灶出血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其中40%在6个月~2年内出现下述症状。
2.癫痫 占40%~100%,见于大多数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癫痫。海绵状血管瘤比发生于相同部位的其他病灶更易于发生癫痫,原因可能是海绵状血管瘤对邻近脑组织的机械作用(缺血、压迫)及继发于血液漏出等营养障碍,病灶周边脑组织常因含铁血黄素沉着、胶质增生或钙化成为致痫灶。动物实验证实,皮质或皮质下注射含铁离子可制成癫痫动物模型,其中约40%为难治性癫痫。
3.出血 从尸检、手术标本或影像检查常可发现病灶内有不同阶段的出血,而有症状的显性出血占8%~37%。根据计算,病人年出血率为0.25%~3.1%;病灶年出血率为0.7%~2%。大脑半球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更易出血。与AVM出血不同,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一般发生在病灶周围脑组织内,较少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海绵状血管瘤出血预后较AVM好,但首次出血后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增加。女性病人,尤其是怀孕的女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出血率较高。反复出血可引起病灶增大并加重局部神经功能缺失。
4.局部神经功能缺失 占15.4%~46.6%。急性及进行性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常继发于病灶出血,症状取决于病灶部位与体积。可表现为静止性、进行性或混合性。大量出血引起严重急性神经功能症状加重较少见。
在CT出现以前,本病的诊断较为困难。最初诊断本病的方法是X线平片,但仅能发现钙化且不能定性。绝大多数海绵状血管瘤血管造影不显影,除非病灶较大产生明显的占位征象或并发静脉畸形。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和MRI的出现使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率大大提高。

 

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与脑膜瘤和动静脉畸形(AVM)相鉴别。在影像学上:脑内圆形病灶、有混杂密度(代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MRI的T2像有含铁血红蛋白沉积是海绵状血管瘤的特点。

推荐药店

同仁堂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找医生

更多 >
  • 吴学勇 吴学勇 主治医师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肿瘤科
  • 陈锐聪 陈锐聪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脑外科
  • 王向宇 王向宇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 孟祥靖 孟祥靖 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神经外科
  • 胡学斌 胡学斌 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神经外科
  • 朱 刚 朱 刚 主任医师
    重庆西南医院
    神经外科
  • 孟辉 孟辉 副主任医师
    重庆西南医院
    神经外科
  • 李柏成 李柏成 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