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肿瘤科   >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的检查:

血沉方程K值

 1.外周血 早期患者血象多正常,继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肿瘤累及骨髓可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约9%~16%的患者可出现白血病转化,常见于弥漫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及弥漫型大细胞淋巴瘤等。

2.生化检查 可有血沉、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及碱性磷酸酶升高,单克隆或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以上改变常可作为肿瘤负荷及病情检测指标。
3.血沉 血沉在活动期增快,缓解期正常,为测定缓解期和活动期较为简单的方法。
4.病理活检 是诊断MHL及病理类型的主要依据。本病只有通过被切除的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才能作出诊断.组织学上通常的诊断标准是正常淋巴结的结构受到破坏,以及包膜和邻近的脂肪被典型的肿瘤细胞侵犯.
5.免疫学表型检测 单克隆抗体免疫表型检查可识别淋巴瘤细胞的细胞谱系及分化水平,用于诊断及分型常用的单克隆抗体标记物包括CD45(白细胞共同抗原)用于鉴定其白细胞来源;CDl9、CD20、CD22、CD45RA、CD5、CDl0、CD23、免疫球蛋白轻链κ及γ等用于鉴定B淋巴细胞表型;CD2、CD3、CD5、CD7、CD45RO、CD4、CD8等鉴定T淋巴细胞表型;CD30和CD56分别用于识别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及NK细胞淋巴瘤,CD34及TdT常见于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表型。免疫过氧化酶检查:确定白细胞公共抗原(CD45)存在,而排除转移性癌.本方法可在固定组织上使用来测定白细胞公共抗原.使用免疫过氧化酶方法也可在固定组织上对大多数表面标志进行检查,然而基因重排和细胞遗传学检查必需新鲜组织.
6.遗传学 9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存在非随机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常见为染色体易位、部分缺失和扩增等。不同类型(entity)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多有各自的细胞遗传学特征。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发生于单一亲本细胞的单克隆恶性增殖,瘤细胞的基因重排高度一致。IgH基因重排常作为B细胞淋巴瘤的基因标志,TCR γ或β基因重排常作为T细胞淋巴瘤的基因标志,阳性率均可达70%~80%。细胞遗传学及基因标志可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分型及肿瘤微小病变的检测。
7.骨髓象 早期正常,晚期浸润骨髓时骨髓象可发生变化,如找到淋巴瘤细胞,此时可称为淋巴瘤白血病。

推荐药店

同仁堂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找医生

更多 >
  • 邱仲川 邱仲川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血液科
  • 甘茂周 甘茂周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血液科
  • 林芸 林芸 副主任医师
    福建省立医院
    血液科
  • 王光平 王光平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血液科
  • 李汉冲 李汉冲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特诊中心
  • 苏丽萍 苏丽萍 主任医师
    山西省肿瘤医院
    血液科
  • 徐卫 徐卫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血液科
  • 陈丽娟 陈丽娟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血液科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