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内科   >  黏脂贮积症Ⅱ型

黏脂贮积症Ⅱ型别名:包涵体细胞病

黏脂贮积症Ⅱ型

(一)发病原因
黏脂贮积症的病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本症是由多种水解酶缺陷引起的,利用病人成纤维细胞混合培养发现,此症的基本生化缺陷是几种溶酶体酶的识别部位异常。溶酶体酶的正常组合需要细胞内的协同作用,即细胞合成、分泌水解酶,细胞表面识别水解酶,继之被溶酶体摄取,并固定于溶酶体内。细胞表面识别水解酶,需要在细胞表面和溶酶体水解酶上都有特异性部位。目前认为黏脂贮积症Ⅱ型系基因突变引起的几种溶酶体酶发生识别部位缺损,也就是酶分子结构中的识别亚基异常所致。
Strecker等(1976)发现此症病人组织细胞神经氨酸酶缺乏,可能该种酶缺乏与多种溶酶体水解酶的识别部位异常有关,如己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酸酶、β-半乳糖苷酸酶等的识别部位缺损,造成过多的中性、酸性黏多糖及黏脂沉积于组织细胞内而致病。
病理:组织学改变主要限于间质细胞。肝组织活检显示大多数库普弗细胞形态正常,而肝细胞内充有各种类型的包涵体,可含有无包膜的脂肪小滴,也有0.7~50μm的包涵体,这些包涵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长方形结晶,并位于微丝物质内,微丝物质外包有一层膜。肝细胞内最多的一种包涵体含有亲水物质,该物质具有成层结构或呈小球状。肾脏的包(Bowan)氏囊细胞显示有类似肝细胞所存有的包涵体,其大小为0.3~4.0μm,PAS染色呈阳性。脑组织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在显微镜下显示正常,但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神经元、星状细胞和血管周围上皮细胞有0.3~1.5μm的透明包涵体,周围有包膜空泡,空泡内有均匀而细小的颗粒基质,这种基质含有少量的成层结构,还有较致密的、周围有包膜的亲水包涵体。髂骨嵴活检显示软骨细胞质内含有大量溶酶体,溶酶体内含有细小、网状、颗粒状及有膜的包涵体。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包涵体内沉积有中性、酸性黏多糖和黏脂。显微镜检查可发现软骨内骨化明显障碍,伴有完全性增生、肥大性软骨脱钙区。原有的骨小梁短,近骨干处混有持续存在的软骨区。所有器官的成纤维细胞内均含有大量周围有包膜的空泡,从而使成纤维细胞呈明显的气球样。周围淋巴细胞也可有多数大空泡。所有器官成纤维细胞内的包涵体均为多形性,从透明空泡到致密亲水小体或成层排列不等。

 

推荐药店

同仁堂

黏脂贮积症Ⅱ型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黏脂贮积症Ⅱ型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相关药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