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内科   >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别名:全身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目前公认本病系自身免疫病,据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5%的病人有家族发病史。患者亲属中如同卵孪生DR2、DR3姐妹、母女等患本病的机会更多。晚近免疫遗传学研究证明,大多数病人与DR2或DR3相关。当C4a缺乏时SLE患病率增高。T细胞受体同SLE的易感性亦有关联。TNF-α低水平可能是狼疮性肾炎的遗传基础。
2.环境因素 本病常在下列因素作用下发病或者使病情恶化:
(1)病毒感染:许多事实提示本病可能与慢病毒(C型RNA病毒)感染有关。NZB/NEW F1小鼠组织中分离出C型RNA病毒,并在肾小球沉积物中查到抗C型病毒抗体。在人类发病中尚未证实与任何病原体有直接关系。病原体可能只是一种多克隆B细胞刺激因素而促发了本病。
(2)日光及紫外线:25%~35%的SLE病人对日光过敏。大多学者认为本病与日光中的紫外线有关。紫外线的照射使皮肤的DNA转化为胸腺嘧啶二聚体提高了免疫原性,并使角质细胞产生白介素1,增强了免疫反应。
(3)性激素:本病发病女性远较男性为高,但在儿童和老年人此种差别并不明显,提示生育期体内雌性激素水平对SLE的发病起重要作用。妊娠时SLE病情的变化亦与性激素水平有关。妊娠初3个月病情加重,与孕妇血中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此后由于孕酮水平迅速增高,孕酮与雌二醇的比值相应增高,从而使病情相对稳定,产后孕激素水平降低,病情可能再度加重。晚近发现,SLE患者血清中泌乳素值升高,导致性激素的继发性变化,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4)药物:有些药物是半抗原,一旦进入已处于超敏状态的SLE体内则诱发免疫应答而诱发SLE症状。此类药常见者有: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保泰松、金制剂等,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另一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肼屈嗪、普鲁卡因胺、氯丙嗪、苯妥英钠、异烟肼等。此类药物长期和较大量应用时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免疫学改变。这类药物性狼疮样综合征在停药后症状能自行消退或残留少数症状不退。药物引起狼疮样综合征与特发性红斑狼疮的区别为:①临床表现轻,累及肾、皮肤、神经系统少;②发病年龄较大;③病程较短和轻;④血中补体不减少;⑤血清单链DNA抗体阳性。
(5)生物制品及血制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生物制品如丙种球蛋白、疫苗、转移因子、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等对亚临床型SLE患者来说是急性发作的敏感激发因子,一旦激发病情急性发作,即使停药也不能终止其发展。临床对SLE患者输血(包括血浆、血有形成分、白蛋白等)可造成不可逆转的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由此说明生物制品及输血皆为SLE的诱发因素或恶化因素。
(6)食品:国内外的临床资料均证实,日常饮食成分对SLE的发作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诱发SLE发作的食品中,最常见者为无鳞鱼(海鱼有巴鱼、台巴鱼及刀鱼,淡水鱼为黑鱼、鲶鱼)、干咸海产品(各种鱼干、海米等)。另外含补骨脂素的食物,如芹菜、无花果等;含联胺基因的食物,如蘑菇,烟熏食物等;含L-刀豆素类的食物,如苜蓿类种子、其他豆菜类,也与本综合征有关。这些常被临床工作者及病人所忽视,严重地干扰了或影响了病程的转归。
(7)情绪及心理状态:长期处于紧张情绪状态及过度受压抑状态者,或已处于静止状态的SLE者,一旦受到严重精神刺激或者情绪过度受抑制,则容易诱发病情急性发作,此种情绪效应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起致病作用。这种情况在SLE的女性多见,因为女性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作用较男性弱,起关键作用的还是雌性激素对该网络的调控作用较雄性激素弱。
3.免疫反应异常 一个具有 LE 遗传素质的人,在上述各种诱因的作用下,使抗体的免疫稳定机能紊乱,表现为B淋巴细胞高度活化而产生多种针对自身组织,包括细胞核及各种核成分、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组织成分的自身抗体,其中尤以抗核抗体为重要。引起B细胞功能亢进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抑制性 T细胞丧失,不仅在数量上,且其功能亦降低,使其不能有效地调节B细胞,从而使大量自身抗体形成而致病。②有人认为是由于辅助性T细胞功能过强,引起免疫调节障碍,产生大量自身抗体。③亦有人提出可能是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的活力过度,通过产生某种因子,刺激辅助性T细胞,或直接刺激B细胞,引起自身免疫。④有人在狼疮鼠中发现早期有B细胞的过度活跃,但没发现调节T细胞的缺陷,提出产生自身抗体的B淋巴细胞株逃脱了T细胞的控制调节,即在T淋巴细胞调节功能正常时,亦能产生自身抗体。
SLE患者有细胞因子分泌异常。IL-1由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它可使SLE的B细胞增殖,介导B细胞产生IgG,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损伤。IL-1可诱导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产生,与狼疮肾炎发生有关。约50%患者血清中IL-2水平升高,几乎所有患者有高水平的IL-2R,且活动期较缓解期高。IL-2主要由CD4 T细胞所产生。SLE患者IL-6水平升高,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有关。在SLE活动期,IL-10水平升高,IL-10在B细胞异常活化中起重要作用。
SLE病人血液中出现的自身抗体大体分以下几类:一类为针对DNA、核蛋白等细胞核成分的抗体,统称为抗核抗体,它是所检查的自身抗体中种类最多者,现已知有30多种。在这些抗体中,有的对某种疾病特异性高,如抗ds-DNA和抗Sm抗体是SLE的特征性抗体。所谓LE因子即抗DNA抗体,它在血中与DNA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全身各处的小血管。在补体参与下引起小血管炎,并因此引起肾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肺、肝、皮肤及神经病变。抗核抗体作用于白细胞的细胞核,二者可被吞噬细胞所吞噬,此种吞噬细胞即LE细胞。
另一类为针对血细胞的自身抗体,如抗红细胞抗体、抗粒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和抗淋巴细胞抗体,可引起溶血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淋巴细胞减少等。此外,尚有类风湿因子、抗线粒体抗体、抗微粒体抗体、抗凝血因子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等。
(二)发病机制
SLE是以全身免疫异常而致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疾病。病理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清除调节的缺陷导致组织的损伤。
1.要解释SLE的发病机制都必须先回答下列临床现象 ①SLE在任何种族中均有发病,某些种族较其他种族更易患病,这提示本病有遗传基础。如SLE在非洲裔美洲人和亚洲人中更为常见,而在白人则较少见。另外,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在不同种族的患者也有所不同。非洲裔美洲人和东方人的SLE患者病情较白人重。然而,有趣的是,非洲裔非洲人罕有发生重病的。这提示环境的改变可使SLE的发病和临床表现发生变化。②某些环境因素,最明显的是紫外线照射,可诱发或加重SLE。另外,发现某些药物如肼屈嗪和异烟肼等,也可诱导产生SLE样症状。③SLE主要见于生育年龄妇女。在男性和老年人少见。另外,病情的活动性会随生理性性激素水平的周期变化而波动,例如妊娠和哺乳。口服避孕药也可诱发或加重SLE。
2.SLE的发病机制很复杂,为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据认为这种相互作用激活T细胞,活化的T细胞反过来再激活B细胞,导致过多的自身抗体产生。被自身抗体损伤的组织和异常凋亡的细胞所产生的自身抗原进一步驱使T细胞活化。图1为SLE发病过程的概图。
作者将对遗传性和环境性促发因素、性别和性激素的影响、凋亡过程缺陷、细胞因子网络异常以及包括自身抗体形成和免疫复合物异常沉积在内的T和B细胞功能改变等进行综述。
(1)SLE的动物模型:虽然详细地描述以往在动物所做的SLE发病的研究不是本章的范围,但有关大家常研究的动物模型的背景资料还是有用的,而且对本章后面几节的讨论也有帮助。这些背景资料的要点是:①新西兰杂交鼠模型——新西兰黑鼠(NZB)和新西兰白鼠(NZW)的杂交第一代(F1)发生狼疮样疾病;②有LG/J、AKR/J和C3H/Di混合遗传背景的MRL小鼠;③C57BL/6J(B6)和SB/Le鼠的重组纯系BXSB/MpJ(BXSB)小鼠。这3种小鼠发生进行性重度肾小球肾炎,主要是弥漫增殖性狼疮肾炎(DPLN)。研究得最多的MRL和BXSB小鼠还存在加速狼疮样疾病的单基因突变。MRL-lpr/lpr小鼠为Fas基因中有淋巴增殖性突变的纯合子小鼠,雄性BXSB小鼠携带Y连锁的Yaa基因。
与人类SLE一样,所有这些小鼠均产生针对包括抗ds-DNA抗体在内的抗核抗原的高水平IgG型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可能通过在肾小球的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而介导肾炎。狼疮易感小鼠也产生抗内源性xenotropic病毒糖蛋白gp70等其他自身抗原的抗体。这些自身抗体也与小鼠狼疮的发病机制相关。除肾炎之外,这些小鼠模型还有其他的肾外病症。这些病症包括如既有淋巴结肿大又有脾脏肿大的淋巴增殖性病变、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血管炎、血栓形成和关节炎。
许多检测小鼠狼疮的遗传基础研究是在这3种小鼠中进行的。通过这3种小鼠与无自身免疫病小鼠配对杂交,有可能找到超过20个与不同自身免疫表型相关的基因位点。在所有这3种主要的狼疮易感动物中,均发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中的基因参与了狼疮的发病。位于第1号染色体的一些位点不仅发现于上述3种的每1种小鼠中,而且在人类也发现了它们。然而,这些研究所确定的特异性基因的同一性尚不清楚。
(2)SLE的遗传学:基因易感性是SLE重要的危险因素。有关的证据如下:①SLE患者的所有亲属中约27%、一级亲属中约15%,患一种自身免疫病;②SLE患者的一级亲属中1.7%~3%发生SLE,而健康者的一级亲属中仅有0.25%~0.3%患SLE;③同卵双生比异卵双生的患病一致率高10倍;④同卵双生之间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临床表现相似。
(3)目前的研究提示,SLE是一多基因的疾病,虽然约<5%患者的发病也许是单基因在起作用,后者是补体级联反应中初始成分纯合子缺陷的患者。其他与SLE相关的候选基因座位有:MHC-Ⅱ类抗原等位基因,包括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 binding lectin,MBL)在内的其他补体相关蛋白基因、Ro/SSA、CR1、免疫球蛋白Gm和Km同种型、T细胞受体、一些细胞因子、Fc受体、热休克蛋白(HSP)-70和尚未定位的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候选区。
一般说来,根据功能可把能增加SLE易感性的各种MHC和非MHC基因分为3类:
①控制对特定自身抗原产生自身免疫应答的基因。这些基因也许能够编码促进结合或清除自身抗原的蛋白。最典型的例子是介导特异性赖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MHC-Ⅱ类基因。T细胞受体基因也是此类中强有力的候选者。然而,与以往研究结果的矛盾之处在于,迄今为止尚无证据表明这些基因在胚系状态下与SLE的易感性相关。
②调节淋巴细胞或其他细胞凋亡发生的基因。
③影响免疫复合物处理以及炎症性疾病在特殊器官中表达的基因。例如各种补体和受体基因、IgG受体基因和细胞因子基因等。
(4)HLA与SLE的相关性:
①MHC-Ⅱ类基因:人MHC或HLA基因是位于第6号染色体长臂的一多位点和高度多态性的基因簇,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除介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依赖性免疫反应的HLA-Ⅰ类抗原(A、B和C)和Ⅱ类抗原(DR、DP和DQ)位点外,在这个基因复合体中还有由多种补体成分基因(C4A、C4B、C2和B)和细胞因子基因[肿瘤坏死因子(TNF)α、β和淋巴毒素]组成的。
过去的20~30年中,HLA与SLE的相关性在许多种族中得以广泛的研究。SLE与HLA-Ⅰ类抗原无相关性,但与HLA-Ⅱ类抗原存在连锁不平衡。与这类疾病相关的单体型大多数含有HLA-DR3、DQ2或HLA-DR2、DQ6等位基因。然而,这些HLA单体型中的每1个带给SLE的相对危险性较低,为2~3,提示与MHC的遗传联系不强。
其他研究者试图检测MHC与基于自身抗体产生的SLE临床亚型之间的关系。总体上说,这种形式的研究揭示了特异性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多种HLA-DQ等位基因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例如,在SLE和舍格伦综合征,DQw2.1/Dw6的杂合子性结合均与抗SSA和抗SSB抗体相关。同样,HLA-DQβ等位基因(*0602、*0605、*0302和*0303)频率的增加与抗核糖体P抗体相关。还有许多有关HLA和抗磷脂抗体相关的报道,如英国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与HLA-DR4相关;意大利北方和墨西哥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与HLA-DR7相关。同样,有报道说SLE患者或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狼疮抗凝物和抗血小板糖蛋白抗体与HLA-DQ1*06等位基因相关。另外,Carliz等的研究显示,英国病人HLA-DRB1*1302、DQB1*0604/5单体型与抗β2-GPⅠ抗体相关。HLA与抗DNA、抗Sm及抗UⅠRNP抗体之间的相关性则更复杂,且结果不一致。
②调节凋亡的基因:小鼠SLE模型的研究证实,有许多位点参与了自身免疫病和狼疮样综合征的发病。在MRL小鼠,lpr基因的存在使SLE的易感性显著升高。lpr基因为突变的fas基因,其产物为调节淋巴细胞和某些其他细胞凋亡过程中表达的细胞表面受体。正常fas基因功能缺失时,大量淋巴细胞蓄积,导致淋巴结肿大和脾大及发生致命性肾小球肾炎,使狼疮病变加速。除lpr基因外,编码突变fas配体(fas-L)的gld基因也使MRL小鼠的SLE易感性增加。在人类,fas和fas-L的作用尚不肯定。虽然fas和fas-L基因突变在人类均有发现,但有趣的是,它们并不增加SLE的易感性,而与ALPS自身免疫病性淋巴增殖综合征相关。
③补体成分和其受体的基因:早期补体成分的遗传性缺陷是SLE,特别是儿童SLE强有力但罕见的遗传性因素。补体成分缺陷对SLE易感性的影响是有差别的。最严重的和病变广泛的狼疮与C1q、C1r、C1s或C4缺陷有关,而部分C2或C3缺陷则不会增加患病危险性。C1q、C1r、C1s、C4和C2缺陷者的SLE发生率分别为92%、57%、75%和10%。补体缺陷与SLE之间的这种关联似乎是有价值的,因为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并非都相互连接,虽然C1r和C1s在12号染色体上连接,C2和C4同在MHC-Ⅲ类基因座位中。这种关联导致损伤的机制有待阐明。补体缺陷也许妨碍了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导致免疫复合物在更多组织中的沉积。另外,对感染因素和免疫复合物清除的障碍也会导致自身抗体增加。
SLE还与组织表达补体CR1受体(CD35)的水平降低有关。但在SLE,CR1缺陷是获得性的,并非由遗传决定。
④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是由肝脏作为一种急性相反应蛋白合成的C型植物凝集素。在结构上MBL与C1q相似。它可不依赖抗体而激活经典的补体级联反应——凝集素途径。MBL缺陷可增加SLE患病的危险性。研究显示,MBL基因的54号密码子点突变和启动子的多态性与凝集素的缺陷相关。
⑤IgG受体基因:人类IgG受体有3类:FcγRⅠ(CD64)、FcγRⅡ(CD23)和FcγRⅢ(CD16)。这些分子均为Ig超家族成员,在胞外区有2或3个由二巯键相连的Ig样模体。它们的差别主要在跨膜区和胞质区。FcγR在介导免疫复合物清除中起重要作用。有报道说,这个功能在SLE和其他免疫复合物病中有缺陷。与FcγR的结合在包括抗体依赖的T细胞毒作用、抗原递呈和多种细胞因子合成等多种免疫功能中均起重要作用。
最近报道了有关FcγRⅡ和FcγRⅢ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FcγRⅡ基因分别编码FcγRⅡa-H 131和FcγRⅡa-R 131两个等位基因,它们与人IgG的结合能力大不相同。FcγRⅡa-H 131是人类惟一能有效结合IgG2的受体。而FcγRⅡa-R131与IgG2免疫复合物结合的效率则较低。有报道非洲裔美国人和高加索白人SLE患者中FcγRⅡa-H 131等位基因减少。表达低亲和力R/R131基因型的患者更可能发生肾脏损害和包括溶血性贫血和低补体血症在内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病变。
对FcγRⅢ基因与SLE相关性的研究很少,尽管最近有报道在1组不同种族SLE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了FcγRⅢ新的多态性。
⑥细胞因子基因:细胞因子在调节体液和细胞免疫中很重要。在SLE患者中发现TNF-α和多种白细胞介素(IL)的产生异常。此外,也有SLE患者TNF-α、IL-6、IL-1受体拮抗物(IL-1Ra)和IL-10基因多态性的报道。
TNF-α在SLE中可能为重要的疾病调节因子。高水平TNF-α似乎有抗SLE发生的作用。TNF基因位于HLA-Ⅲ基因座位中,编码TNF-α、TNF-β和淋巴毒因子β。TNF-β等位基因与DR2-DQw6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这与体外TNF-α的低水平发生相关。由此提示,TNF-α产生的降低也许与DR2-DQw6相关性狼疮肾炎发生的危险性有关。之后又有报道说,其他TNF基因位点(TNF-2、TNFB*1和TNFB*2)在不同种族SLE患者的频率增加。因为在这些病人中见不到与HLA-DR2的连锁不平衡,故这些TNF基因位点中一个或多个对于SLE易感性和发病来说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IL-10能诱导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有人提出,IL-10在SLE的发展和临床表现中起一定作用。IL-10的基因在约4Kb的启动子区域存在2种二核苷酸多态性(IL-10.R和IL-10.G)。以往报道在高加索白人中,IL-10.G等位基因的分布有显著的不同。另外,肾脏受累和自身抗体的表达也与某些IL-10.G微卫星等位基因相关。在一组中国SLE患者中,未发现IL-10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和疾病易感性之间有什么联系,尽管这些患者-824和-597位启动子的多态性与肾小球肾炎显著相关。
⑦家族性SLE的连锁分析:近年来对多个SLE家族的基因连锁分析促进了家族性SLE的研究。几个这样的研究未观察到家族性SLE和散发性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有明显不同。因此,多家族基因分析结果也许能外推至散发的SLE,后者代表大多数SLE患者。从多个SLE家族性连锁分析中已找到了6个基因位点(1q22-24、1q41-42、2q37、4p15-16、6p11-22和16q12-13),它们符合有意义连锁的标准。由于在每个研究项目中的家族数相对较少(17~187),故似乎只有某些SLE易感基因是恒定的。总之,多数学者认为,免疫异常可引起多器官损3.病理
(1)皮肤:早期一般无特异改变,约在起病4周后即可出现明显的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为基底细胞明显水肿、液化变性及真皮上部水肿伴有红细胞渗出,并可见到类纤维蛋白变性;慢性期可与盘状狼疮基本相似。本病的特征可发现苏木紫小体,但较少见。苏木紫小体为均匀球形团状物,其外观和组成与LE细胞包涵体相同。表皮萎缩,但角化过度和细胞浸润较轻。皮下脂肪组织常受损,呈局限性黏液性变和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小叶间水肿和胶原纤维类纤维蛋白变性。
(2)肾脏:世界卫生组织将狼疮肾炎分为6种类型:①正常肾小球。②单纯系膜性:细胞增多局限于血管系膜,毛细血管无任何改变,预后佳。③局灶节段性:仅部分肾小球出现病变,表现为活动性坏死和(或)硬化,以前者多见。④弥漫性增生性:几乎所有肾小球均受侵犯,而且通常每个肾小球的大部分受累。有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增生可以在毛细血管内或毛细血管外,形成新月体,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可伴有肾小球硬化,其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和血管间质细胞增殖,白细胞浸润和局灶性坏死。⑤膜性:基底膜均匀增厚,上皮侧有免疫球蛋白沉积,肾小球细胞增生不明显,细胞浸润很轻,甚至无细胞浸润。⑥晚期硬化性。肾脏病变并不仅限于肾小球,也累及间质、肾小管和血管。当肾脏病理显示为细胞增生、坏死、核破碎、细胞性新月体、白细胞浸润、透明样血栓、间质性炎症。提示对药物治疗反应好;当出现肾小球硬化、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球萎缩、间质纤维化,提示对药物治疗反应差。
(3)心脏:心内膜可见特征性疣状心内膜炎,心内膜下结缔组织有类纤维蛋白变性及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心肌间质、基质和胶原纤维有明显的类纤维蛋白变性,心外膜有弥漫性或局灶性炎性病变,约半数病例,肉眼可见心内膜有赘生物。
(4)脾脏:约15%的病例可见有特征性“洋葱皮”样损害,这是因为向心性动脉周围纤维化所造成的。
(5)淋巴结:其改变为非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滤泡增生,可伴有局灶性坏死及淋巴窦细胞增殖。胸腺多萎缩,有浆细胞增生,偶尔可见有生发中心。
(6)滑膜:活检显示表面纤维的蛋白沉着,覆衬细胞增殖,并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常位于血管周围,主要由单核细胞组成,小血管管腔由于内皮肿胀而闭塞,也可见有明显的血管炎,炎性细胞可侵入小血管壁。
(7)胸膜和肺:胸膜的组织学改变为胸膜增厚、纤维蛋白沉着、类纤维蛋白坏死性小血管炎。肺部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组织学改变,可见有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远端呼吸道细支气管扩张,肺泡间隔呈斑点状缺损,有肺泡性肺气肿。此外,多数病例可见有肺泡出血灶,肺间质增厚,部分病例可见有肺泡透明性增厚。约1/5的病例可累及小动脉和微动脉,呈坏死性血管炎,血管病变可为炎症性,也可为增生性。
(8)肝脏:有两种病变,一种表现为类似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的“肝性狼疮”;另一种是狼疮样肝炎,且组织学改变显示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整个病理改变类似肝硬化。
(9)肌肉:肌纤维呈退行性变、类纤维蛋白变性和结缔组织反应性炎症。
(10)电子和荧光显微镜检查:
①电子显微镜检:查早期损害很轻,桥粒、弹力纤维、基底膜、基底细胞质和基底膜间的电子透明区均无改变。在慢性损害中,可见基底细胞质坏死和分解,在胶原纤维中、小血管内、真皮与表皮交界区,可见有致密的类纤维蛋白沉淀,推测可能是抗原抗体复合物。
②荧光显微镜检查:未经固定而经抗人免疫球蛋白、抗C3处理的皮肤活检标本,可见有IgG、IgA、IgM、C3、Clq或备解素沉着。这些成分可单独存在,也可复合存在。约90%的受损皮肤活检标本,在表皮-真皮交界处和附属器周围的基底膜上显示有免疫球蛋白或补体的线状或细颗粒状沉着,表皮细胞核和浸润细胞核也有荧光放射。目前已证实。在这种活检标本基底膜洗脱的免疫球蛋白沉着中,含有抗基底膜和抗核抗体活性。在肾脏可见毛细血管呈“铁丝圈”样损害。对肾活检标本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发现,在毛细血管袢和血管间质区有免疫球蛋白(多为IgG,其次为IgM,有时为IgA)形成的粗颗粒沉着,这些颗粒沉着中含有补体成分C3、C4、Clq和备解素,有时还含有纤维蛋白原。

推荐药店

同仁堂

系统性红斑狼疮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系统性红斑狼疮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系统性红斑狼疮找医生

更多 >
  • 张奉春 张奉春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
  • 王庆文 王庆文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风湿免疫科
  • 曾沛英 曾沛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风湿免疫科
  • 陈澄 陈澄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风湿免疫科
  • 林琦 林琦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风湿免疫科
  • 蔡月明 蔡月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风湿免疫科
  • 路晓燕 路晓燕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风湿免疫科
  • 刘郁 刘郁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风湿免疫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找医院

更多 >

相关药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