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外科   >  乳房棘球蚴病

乳房棘球蚴病别名:乳房包虫病

乳房棘球蚴病

(一)发病原因
在畜牧地区常因接触野生动物,或在疫区饮用生水或食用蔬菜时误吞虫卵而感染。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棘球蚴虫卵污染的蔬菜和饮水被人吞食后,虫卵在胃及十二指内孵化成六钩蚴,以后钻入胃壁或肠壁末梢静脉,再进入门静脉系统。大多数幼虫被阻于肝脏而发育成为包虫囊,少数可通过肝中心静脉,经下腔静脉、右侧心脏而抵达肺部,幼虫经肺再侵入血循环的机会不多。因此,其他部位累及少见,在乳房寄生罕见。幼虫可随血液和淋巴到达乳房皮下组织内,逐步发展成为细粒棘球蚴,而发生棘球蚴病。
2.病理形态
(1)大体形态:所见包块为乳白色,质稍硬,外被以完整包膜,切面为囊性,内为澄清无色液体。
(2)组织形态: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组织所构成,可有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囊肿周围乳腺组织也有炎性细胞浸润,囊内壁可见有生发层。

 

推荐药店

同仁堂

乳房棘球蚴病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乳房棘球蚴病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乳房棘球蚴病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乳房棘球蚴病找医生

更多 >
  • 詹新恩 詹新恩 副主任医师
    重庆西南医院
    乳腺外科
  • 范林军 范林军 副主任医师
    重庆西南医院
    乳腺外科
  • 田富国 田富国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 武金兰 武金兰 主治医师
    朔州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

乳房棘球蚴病找医院

更多 >

相关药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