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卵黄囊瘤别名:卵巢内胚窦瘤
卵巢卵黄囊瘤的转移发生率高。北京协和医院1978年以前收治的42例卵黄囊瘤中,来院治疗时80%已有转移。其中绝大多数为盆腔或腹腔腹膜种植,前者占转移的93%,后者占68%。盆腔腹膜包括子宫直肠窝、膀胱反折、盆壁腹膜、子宫浆膜面及对侧卵巢表面等,腹腔腹膜包括大网膜、前后腹壁腹膜、肝表面及肠系膜等。1978年以后,在对卵巢卵黄囊瘤曾进行淋巴结清扫或部分切除的32例中,有淋巴结转移7例,占21.9%。Gershenson(1983)报道的卵黄囊瘤15例临床Ⅲ期者,有3例发生腹膜后淋巴转移,占20%。而曾作尸检的6例中有3例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占50%。故肿瘤转移的途径除了直接浸润及种植扩散外,也有不少通过淋巴结转移。肝、肺实质内转移较少,但在应用化疗而使患者生命延续稍长但终未能挽救者中,有时可见到肝、肺实质内转移。
卵巢卵黄囊瘤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卵巢卵黄囊瘤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卵巢卵黄囊瘤找医生
更多 >卵巢卵黄囊瘤找医院
更多 >- 医院地区等级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市 三级甲等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雁塔区 三级甲等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芙蓉区 三级甲等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南开区 三级甲等
- 烟台毓璜顶医院 芝罘区 三级甲等
-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上城区 三级甲等
-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东湖区 三级甲等
- 洛阳市中心医院 西工区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