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测定概述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骨密度测定有助于协助诊断骨质疏松症。骨密度(BMD)是最有效的骨折风险预测指标,骨折风险与骨密度呈几何级数关系。骨密度(BMD)的变化可以用骨密度仪来监测。一般选用正位脊柱和(或)双侧股骨,当病人的脊柱有明显的增生或变形时,双侧股骨扫描更有意义。
骨密度测定方法有以下六种:
1.QCT骨密度仪检测法;
2.超声波骨密度仪检测法;
3..单光子骨密度仪检测法;
4.双光子骨密度仪检测法;
5.X线骨密度仪检测法;
6.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法。
骨密度测定正常值
骨密度正常为100%,减少1%-12%属于基本正常。
骨密度测定临床意义
临床用于协助诊断骨质疏松症,可进行人群普查提高骨质疏松的检出率。
骨密度检测的适应症:
1、在常规X 光片上发现骨量减少,骨密度测量可以证实这种主观判断。
2、开始激素替代疗法(HRT)前的必要检查。
3、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或Cushing 综合症的患者。
4、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患者,在手术前的必要检查。
5、提前绝经或停经的患者,如厌食症,易饥饿症等。
6、器官移植后的患者。
7、母亲曾有过骨折的历史。
8、长期缺乏运动或卧床不起的患者。
9、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为了监测过量的甲状旁腺亢进激素的效果。
10、肝脏疾病患者。
11、甲状腺亢进或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的患者。
12、消化吸收不良综合症的患者。
13、 身高下降4 厘米以上。
14、体重减少5 公斤以上。
15、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即使没有接受糖皮质激素。
骨密度测定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与过程:
1、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利用骨组织对放射物质的吸收与骨矿含量成正比的原理,以放射性同位素为光源,测定人体四肢骨的骨矿含量。一般选用部位为桡骨和尺骨中远1/3交界处(前臂中下1/3)作为测量点。一般右手为主的人测量左前臂,“左撇子”测量右前臂。该法不能测定髋骨及中轴骨(脊椎骨)的骨密度。
2、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通过X射线管球经过一定的装置所获得两种能量、即低能和高能光子峰。此种光子峰穿透身体后,扫描系统将所接受的信号送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出骨矿物质含量。该仪器可测量全身任何部位的骨量,精确度高,对人体危害较小,检测一个部位的放射剂量相等于一张胸片1/30,QCT的1%。
3、定量CT(QCT):近20余年来,计算机机层(CT)已在临床放射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QCT能精确地选择特定部位的骨测量骨矿密度,能分别评估皮质骨的海绵骨的骨矿密度。临床上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常位于脊柱、股骨颈和桡骨远端等富含海绵骨的部位,运用QCT能观测这些部位的骨矿变化。
4、超声波测定法:由于其无辐射和诊断骨折较敏感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声波传导速度和振幅衰减能反映骨矿含量多少和骨结构及骨强度的情况,与DEXA相关性良好。
骨密度测定注意事项
检查前:无特别禁忌,且骨密度测定无痛、无损伤,应放松心情。
进行检查时请遵循医生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