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一组以高代谢症群、神经兴奋性增高、弥漫性甲状腺肿、不同程度的突眼征为临床特征,急躁亢奋、多食消瘦、恶热多汗、心悸心慌、大便量多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内分泌疾病。治疗甲亢不像治疗别的疾病,不是吃几片药就能好的,治疗甲亢必须经过长期的治疗,才能有效控制,那么,能够治疗甲亢的药物有哪些呢?
治疗甲亢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硫脲类:包括丙基硫氧嘧啶及甲基硫氧嘧啶。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又可以改善免疫监控的功能,对甲亢的长期缓解帮助非常大。
(2)咪唑类:包括甲硫基咪唑(他巴唑)及卡比马唑(甲亢平)。常见的不良反应依次为药物性皮疹,粒细胞减少症和肝功能受损,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
二者的作用机理是:
1.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2.通过改善免疫监护功能,促使血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或甲状腺刺激免疫复合物(TSI)降低或消失,甲亢长期缓解的可能性较大;
3.丙基硫氧嘧啶尚可阻止T4转变成T3,可作为重症甲亢或甲亢危象的首选药物。
(3)碳酸锂:可阻止促甲状腺激素(TSH)及TRAb及TSI对甲状腺的作用,主要用于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及碘131治疗前的准备,但可引起精神抑郁及肾小管损害,使用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剂量来执行,一般情况下的剂量为0.25g,1日3次,口服。
(4)碘化物:包括复方碘液即卢戈氏液及碘化钠。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迅速减轻甲状腺毒症,主要用于甲亢危象。
以上药物都能对治疗甲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切记不可乱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上药物。
总而言之,甲亢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坚持按医嘱服药,不可任意停药,除非有明显的停药指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患者也应该保持随诊,在甲亢药物治疗过程中遵医嘱调整剂量。如剂量过大,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反而使甲状腺肿大,并对突眼不利,如剂量过小,则甲亢不能控制。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常有一些毒副反应发生,须引起注意。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