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最常见,恶性度也最低,约占甲状腺癌的8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儿童或年轻(40岁前)女性,有些患者在儿童时期曾作过颈部x线治疗。肿瘤生长缓慢,可在甲状腺内局限数年,病灶可经腺内淋巴管自原发部位扩散至腺体的其他部位和颈部淋巴结,也可局限数年,故易忽视其性质。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小编盘点了近期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的重大突破,与大家分享。
1、JCEM:叶切除术会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风险?
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小乳头状甲状腺癌成年患者,接受叶切除术者或肿瘤直径至少1.8cm,两个或两个以上转移性淋巴结或双侧肿瘤,患者的长期复发风险增加。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医学院的KaHeeYi博士和同事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回顾性、多中心研究,包括3282名(平均年龄47岁)甲状腺乳头状癌成年患者,肿瘤直径不超过2cm。平均随访5.8年。评估与长期复发相关的高危因素。总的来说,86%的患者进行了近全或次全甲状腺切除术,77.4%的患者进行了放射性碘消融治疗。基于肿瘤大小从0.7cm到1.9cm,将患者分为两组。为预测复发的风险,肿瘤直径最佳值为1.8cm。随访过程中190例患者复发。5年复发率为4.5%,10年复发率为8.9%。叶切除术组患者与全甲状腺切除术组患者相比,5年和10年的复发率均更高。最常见的复发部位是颈部淋巴结(64%),其次是甲状腺床和肺。
与长期复发风险相关的因素还有:年龄超过45岁(HR=0.74;95%CI,0.55-0.98),肿瘤直径至少1.8cm(HR=2.39;95%CI,1.75-3.33),淋巴结转移和接受叶切除术(HR=1.71;95%CI,1.19-2.45)。
2、JCEM: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患者中筛状桑椹胚变异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研究
筛状桑椹胚变异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MV-PTC)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罕见变异,并且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FAP)相关。
然而,FAP患者中的CMV-PTC自然发病率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评估。本研究旨在探究,FAP患者进行颈部超声筛查甲状腺癌时的发病情况及特点。
研究共纳入了129例FAP患者,使用12.0MHz换能器探头进行颈部超声检查。通过蛋白截短试验(PTT)或DNA测序,检测APC基因胚系突变。
数据显示,21例(16.3%)有实性结节,24例(18.6%)有良性囊性结节。总的来说,11例(16%的女性,0%的男性)发现了PTC,其中8例是CMV-PTC,其余为典型PTC。17例女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在年龄≤35岁群体中,CMV-PTC发生情况为8/9;≥36岁群体中,没有发现CMV-PTC(Fisher精确检验,p=0.0004)。8例CMV-PTC患者的APC基因胚系突变位于FAP富集区域5端侧(密码子1249–1330)。
结果表明,FAP患者中的CMV-PTC患病率高于此前的报道;本研究队列中,这类肿瘤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35岁以下)。
3、JAMAOncol:有包膜的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从此不再被认定成癌症
据悉美国每年新增大约65000名甲状腺癌症患者,其中有大约10000人属于“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有些人一直建议对其中的一些类型进行重新分类,比如有包膜型的。
研究者进行一项国际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共计划109例非浸润性EFVPTC,观察10-26年,和101例浸润性EFVPTC(观察1-18年)。通过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24位甲状腺病理专家阅片后,根据不良后果的发生情况(如死亡,远处转移或局部转移、实体性或生化性复发等),制订出可区分浸润和非浸润性EFVPTC的组织学标准。
研究发现109例非浸润性EFVPTC患者中,67例进行了腺叶切除,无一例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在随访结束时均无病生存(中位随访时间为13年)。101例浸润性EFVPTC病例中有12例(12%)出现不良预后,其中5例远处转移,2例患者死亡。因此,可以认为非浸润性EFVPTC患者的预后是良好的。为此,研究者建议对其进行重新命名为NIFTP。
而且,通过核得分能对NIFTP能进行准确诊断,敏感性达到98.6%(95%CI,96.3%-99.4%),特异性也达到90.1%(95%CI,86.0%-93.1%),总的精确度为94.3%(95%CI,92.1%-96.0%)。
4、BrJSurg: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未预防性清扫颈淋巴结的结局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治疗过程中是否需要预防性清扫颈淋巴结(CND)仍存在争议。
研究者纳入了1986-2010年间没有行CND的所有PTC患者。在术前和围手术期,对所有患者的颈部进行仔细的临床评估,判断是否存在任何可疑需切除的淋巴结组织。该队列中包含了淋巴结切除的患者,但是没有一例患者经过了正式的颈部解剖的淋巴结清扫。通过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RFS)和颈部中央RFS以及基本特异性生存率(DSS)。
该研究涉及的1798名患者中有397人(22.1%)为男性,有1088人(60.5%)年龄≥45岁,有539人(30.0%)伴有pT3或pT4疾病。有742人(41.3%)接受了放射性碘的辅助治疗。中位数随访46个月,5年DSS为100%,5年RFS为96.6%,5年颈部中央RFS为99.1%。
研究结果表明,在术前和术中对PTC患者颈部中央进行详细的观察,以确认是否有颈部中央淋巴结转移是安全的。
5、ClinEndocrinol:BRAF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关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占甲状腺癌的80%以上,并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增长。近年,研究认为BRAF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PTC的广泛认可的风险因素。本研究目的是,检测中国人中BRAF常见的基因突变是否与PTC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
方法:通过Haploview4.2软件在HapMap数据库中,筛选出四个BRAF的SNPs位点,如:rs11762469,rs17623204,rs1267636和rs3748093。选择618名个体留取血样,其中206名PTC患者,412名健康对照者。然后使用PCR-RFLP技术,将这四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然后使用studentt检验和卡方检验,评估BRAF基因多态性与PTC风险因素的关系。
结果:在等位基因模型中,SNPrs3748093的基因突变与PTC发生风险增加显著相关(等位基因Avs.T,OR=1.68,95%CI=1.16-2.43,P=0.006);在显性基因模型中(TA+AAvs.TT,
OR=1.64,95%CI=1.08-2.48,P=0.019),在纯合子基因模型中(AAvs.TT,OR=2.94,95%CI=1.00-8.61,P=0.040)。然而,其他三个SNPs(rs11762469,rs17623204,rs1267636),与PTC风险因素没有相关性。
结论:研究结果显示,BRAF基因中SNPrs3748093的等位基因A,在中国人中与PTC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目前,需要进一步探索PTC的发病机制来证实本结论的意义。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生率在性别中的比例是女:男(1:3),关于性别差异的风险因素知之甚少。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雌激素在甲状腺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相关的机制并不清楚。近来有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α(ER-α)可通过刺激活性氧的生成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诱导PTC的自噬。
研究者分析了ER-α在PTC患者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化学和基因技术抑制PTC细胞自噬,检测PTC细胞的活力、增殖和凋亡情况。对PTC细胞系BCPAP中的ER-α和自噬水平都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与邻近的非肿瘤组织相比,ER-α的表达在PTC组织中升高了。雌激素以一种ER-α依赖的方式诱导PTC细胞自噬。通过ER/ER-α诱导的自噬与活性氧的生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以及PTC细胞的存活/增长比例相关。化学性或基因敲出技术抑制自噬可以显著的抑制肿瘤细胞存活,并且促进其凋亡,进一步明确自噬在PTC进展中的积极作用。
最后,研究者认为ER-α可以通过提高PTC细胞自噬水平,促进PTC细胞生长。抑制PTC细胞自噬,可能成为一种治疗ER-α阳性的PTC新方法。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异常); 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 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 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 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 6、甲状腺抑制试验。
健客价: ¥30.9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健客价: ¥43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健客价: ¥60适用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克汀病)与儿童及成人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期替代治疗,也可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抑制(及替代)治疗。有时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
健客价: ¥44适用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克汀病)与儿童及成人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期替代治疗,也可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抑制(及替代)治疗。也可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抑制试验。
健客价: ¥3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克汀病)与儿童及成人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期替代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抑制(及替代)治疗及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抑制试验。
健客价: ¥3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克汀病)与儿童及成人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期替代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抑制(及替代)治疗及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抑制试验。
健客价: ¥14抗甲状腺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用放射性131I治疗者;手术前准备。
健客价: ¥17.5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尤其适用于不伴有或伴有轻度甲状腺增大(甲状腺肿)的患者及年轻患者。 2.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前准备。 3.对于必须使用碘照射(如使用含碘造影剂检查)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的患者和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患者作为预防性用药。 4.放射碘治疗后间歇期的治疗。 5.在个别的情况下,因患者一般状况或个人原因不能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或因患者拒绝接受常规的治疗措施时,由于
健客价: ¥41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9调节全身代谢,恢复细胞活力,改善心血管功能,健脑健身,延缓衰老,扶正固本。用于冠心病,高血脂症,脑动脉硬化,老年性视力减退。对甲状腺机能减退和慢性老年性支气管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健客价: ¥15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用于具有心悸、汗多、烦躁易怒、咽干、脉数等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健客价: ¥23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手术前准备;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35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用于具有心悸、汗多、烦躁易怒、咽干、脉数等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健客价: ¥301.作为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 2.高血压。 3.劳力型心绞痛。 4.控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与儿茶酚胺有关或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可用于洋地黄疗效不佳的房扑、房颤心室率5.的控制,也可用于顽固性期前收缩,改善患者的症状。 6.减低肥厚型心肌病流出道压差,减轻心绞痛、心悸与昏厥等症状。 7.配合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病人控制心动过速。 8.用于控制甲状
健客价: ¥21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内科治疗,甲状腺手术前准备,以减少麻醉和手术后并发症,防止诱发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危象。
健客价: ¥18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 4.手术前准备; 5.作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5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14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 4.手术前准备。 5.作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4清火,散结,消肿。用于火热内蕴所致的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病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31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用于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嗜铬细胞瘤。
健客价: ¥7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
健客价: ¥20清火,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线增生症。
健客价: ¥21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
健客价: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