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甲状腺癌灶最大直径小于等于1厘米的甲状腺癌(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定义为甲状腺微小癌。它是近年来增加速度最快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占全部甲状腺癌的50%以上,绝大多数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
PTMC是不是低危癌?到底切还是不切?目前我们是“治疗过度”还是“恰到好处”?这个问题在近期一直是各大学术会议辩论的焦点。
在2017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场,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李小毅教授从指南和临床研究出发,条分缕析,为在场观众全面讲述了该问题的产生背景,并表达了他的观点。
PTMC何时不切?先看指南怎么说!
2015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发布的《2015ATA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中,将需要FNAC(针吸细胞活检)检查的结节最大径线的最低值由0.5cm提高至1cm;而1cm以下的超声可疑结节,如无甲状腺外侵犯或超声可疑淋巴结,不推荐FNAC,可行密切的超声随访;针吸穿刺细胞学结果如果支持原发甲状腺恶性肿瘤,通常推荐手术治疗(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但是遇到如下情况也可以考虑主动监测而非立即手术:
A.患者肿瘤非常低危(如:没有临床转移或局部侵犯证据的微小乳头状癌,并且没有侵袭性疾病的细胞学或分子学证据。
B.因合并症导致手术风险高。
C.患者预期寿命短(如严重心肺疾病,其他恶性肿瘤,超高龄)
D.患者同时存在需要在甲状腺手术之前进行医疗操作或手术的情况。
在2016年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更加细化了PTMC可密切观察不手术的适应证:
①非病理学高危亚型;
②肿瘤直径≤5mm;
③肿瘤不靠近甲状腺被膜且无周围组织侵犯;
④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证据;
⑤无甲状腺癌家族史;
⑥无青少年或童年时期颈部放射暴露史;
⑦患者心理压力不大、能积极配合。
指南强调,满足以上全部条件的患者可建议密切观察(同时具备①~⑥属于低危PTMC)。初始观察周期可设为3~6个月,后根据病情进行调整,如病情稳定可适当延长,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最好有统一规范的观察记录。
并且,密切观察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①肿瘤直径增大超过3mm;②发现临床淋巴结转移;③患者改变意愿,要求手术。
颠覆早诊早治理念!到底凭什么?
在通常的印象中,早期发现的恶性肿瘤必须积极干预,且往往需要外科切除。但是,中美两大指南均指出,对于部分PTMC,可以密切观察而非立即手术治疗。原因何在?
原来,这一说法主要来自于两项著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以2014年YasuhiroIto教授等人发表于Thyroid的研究为例,在不手术的密切观察下,仅不到5%患者在5年内超声发现肿瘤增大(>3mm),10年内仅8%;淋巴结转移率在5年和10年内仅为1.7%和3.8%。所有先观察、后延迟手术者共191例(15.5%),平均随访75个月后,无死亡和远处转移,仅1例复发。因此研究者认为,“推迟治疗”并未影响患者的预后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Ito教授研究中,这些进行观察的PTMC需同时具备如下4个条件:
1、肿瘤不靠近气管或喉返神经
2、无临床发现的淋巴结转移,即cN0
3、活检显示不是恶性程度高的乳头状癌亚型
4、患者知情同意
这2项研究发表后,“颠覆”了人们对肿瘤“早诊早治”的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有人质疑其随访时间短、患者例数过少,远期疗效不明,转移情况被低估,等等。
李教授指出,在争议的背后我们也要注意到,这2项研究均起于90年代,在当年人人都在“切肿瘤”的背景下研究者依旧能够坚持对部分PTMC患者进行观察、推迟手术治疗,是非常有“远见和胆识”的积极探索。尽管随访时间还不够长,但研究结果仍然展现了低危PTMC在较长时间内的自然发展过程,且给出了支持观察的直接证据(平均随访5-6年),对指南和实践有深远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客观证据支持PTMC是可以伴随终生、不产生威胁的癌:有研究在尸检人群中发现,偶然发现的甲状腺癌的概率为5.3%-8.6%,日本某研究甚至达到17.9%。
研究显示,PTMC20年疾病特异生存率高达99%,局部或区域复发率为2%-6%,而远处转移率仅为1%-2%;而韩国近20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明显增高(主要为PTMC的明显增高)、而死亡率无变化的情况也表明:早诊、早治PTMC似乎并无益处。
同时,从AJCC第8版新版分期中也能看出观念改变的端倪。新版分期将年龄分界进行上调(44岁变为55岁),T分期标准调整,增加了其生存预后的权重;N分期标准未变,但其生存预后权重变小。
对于绝大多数PTMC而言,该分期水平出现了明显降低。Kim教授等人发表于今年Thyroid的回顾性数据分析发现,降期后,高分期病人的预后确实与低分期有明显区别,I期、II期患者的10年疾病特异生存率能够达到99.6%和95.4%,而III期及IV期患者分别为72.3%和48.6%。
根据这一分期标准分析,低危PTMC多属于I期、可以预期其生存风险亦明显减低,观察应极少会危及患者生存。但是,对于生存率如此之高的早期患者,我们是否真的敢只随访吗?
敢不敢随访,要弄清楚这2个“终极问题”
李小毅教授认为,我们在讨论PTMC随诊问题时,并非是针对全部PTMC患者,因为仍有不少PTMC不是低危癌;随诊观察的选择只适用于低危的PTMC患者。即便如此,我们在决定是否只需随访时,仍要考虑的无外乎如下2个问题:
1、肿瘤是否存在局部侵犯风险;
2、肿瘤是否存在局部转移或远处转移风险;
我们知道,目前超声技术对低危PTMC的局部侵犯(如气管、喉返神经)能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和预测,因此面对第一个问题,临床医生往往有充足的把握进行判断。对于第二个问题中的远处转移,尽管目前预测及检查手段存在困难,但所幸远处转移率往往仅1%-2%。
至于第二个问题中局部转移即淋巴结转移的问题,目前超声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大量数据显示,超声对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仅20%-31%,而实际PTMC淋巴结转移率则能达到20%-40%。
以李小毅教授团队对1000多例PTMC患者的调查显示,术前超声考虑为cN1的患者为9.79%,而术后病理发现淋巴结转移(pN1)率为35.75%,超声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仅17.35%,特异性94.41%。
在超声敏感性低的现状下,我们较合理的做法是:通过临床因素的分析,筛选出淋巴结转移高危的病人,以协助判断是否主动随访。
李小毅教授为我们展示了他们团队发表于《中华外科杂志》的最新研究结果:对于PTMC而言,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是否多发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大小、年龄的意义最为突出。
该团队在另一项对cN0的PTMC患者做多个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同样显示:男性、年龄<40岁,肿瘤最大径>0.5cm、多发病灶、未合并慢性甲状腺炎性疾病等是淋巴结转移(cN0pN1)的高危因素。
低危老年微小癌或是最适合观察的对象
进一步思考、分析cN0pN1的病人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研究者们提出:一些小的、少量转移的淋巴结有可能是“长期静止”的惰性病灶。在常规尸检中,隐匿性甲状腺癌患者中有10%出现淋巴结转移。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欧美国家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比例较低(20%左右),发现的淋巴结转移率也较低(不到5%),但复发率和再手术率依旧很小(7年时分别为0.6%、1.5%),与东亚地区高淋巴结清扫率(约90%)、高淋巴结转移率(约35%)患者的预后相似。
来自ATA的文献荟萃提示,真正“危险”的,很可能是那些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的PTMC:cN0pN1的PTMC复发率在2%左右,<5个淋巴结转移时复发率为4%,但>5个淋巴结转移时复发率则提高至19%。因此,在ATA指南中,以5个淋巴结转移为界,淋巴结转移个数是甲状腺癌复发危险性的重要因素。
那么,哪些因素是大量(>5个)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呢?
与前文的研究类似,年龄、肿瘤大小等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李小毅教授团队的研究显示,≥60岁PTMC大量淋巴结转移率为1.06%,明显低于<40岁患者的11.85%,而在cN0PTMC中,大量淋巴结转移率为0。
这两个研究均显示:≥60岁的PTMC大量淋巴结转移率与Ito观察研究中临床证实的≥60岁PTMC淋巴结转移率(0.4%)非常接近,所以是否提示:观察中进展的淋巴结转移很可能是cN0pN1中大量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而若一个≥60岁PTMC仍处于cN0状态,其很可能就是一个不进展的、惰性病变……
因此,对于临床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60岁以上低危PTMC患者,尤其是肿瘤直径≤0.5cm时,其大量淋巴结转移率低,风险很小,可以考虑长期随访不积极干预。
敢不敢随访,先回答这5个问题
就现实情况来说,过度积极的治疗低危PTMC,的确会带来许多难以避免的副作用,如长期口服甲状腺素、手术疤痕、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减低等问题,人们期待能用更加“精准”的方法筛选出不手术也可获得长期生存的患者。
但是,在讲课最后,李教授总结指出,目前对于低危PTMC患者,能够遵照指南和临床研究的结果实施临床观察,还存在相当多值得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
1、临床因素:是否有规范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以避免将淋巴结转移阳性误判为阴性?
2、患者依从性:是否具备良好的医患关系和依从性?
3、医疗团队:团队是否具有较高水平的多学科协作以及完善的随访体系?
4、伦理:是否有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签署和法律支持?
5、价值医学:是否能在保证治疗结局的同时,给予医疗、心理辅导,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在临床中,我们需要遵循分类(区分出低危PTMC)、分层(区分出不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患者)原则、由有经验的团队来筛选出适合观察的低危PTMC患者。只有肿瘤条件允许且患者愿意密切配合,同时具备随诊医疗条件的基础上,随诊观察才是最安全的。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健客价: ¥21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健客价: ¥43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异常); 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 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 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 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 6、甲状腺抑制试验。
健客价: ¥30适用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克汀病)与儿童及成人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期替代治疗,也可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抑制(及替代)治疗。有时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
健客价: ¥30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克汀病)与儿童及成人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期替代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抑制(及替代)治疗及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抑制试验。
健客价: ¥36适用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克汀病)与儿童及成人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期替代治疗,也可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抑制(及替代)治疗。有时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
健客价: ¥2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克汀病)与儿童及成人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期替代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抑制(及替代)治疗及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抑制试验。
健客价: ¥14适用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克汀病)与儿童及成人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期替代治疗,也可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抑制(及替代)治疗。也可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抑制试验。
健客价: ¥35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内科治疗,甲状腺手术前准备,以减少麻醉和手术后并发症,防止诱发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危象。
健客价: ¥16.59抗甲状腺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用放射性131I治疗者;手术前准备。
健客价: ¥7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尤其适用于不伴有或伴有轻度甲状腺增大(甲状腺肿)的患者及年轻患者。 2.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前准备。 3.对于必须使用碘照射(如使用含碘造影剂检查)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的患者和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患者作为预防性用药。 4.放射碘治疗后间歇期的治疗。 5.在个别的情况下,因患者一般状况或个人原因不能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或因患者拒绝接受常
健客价: ¥29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 4.手术前准备; 5.作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5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 4.手术前准备。 5.作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3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内科治疗,甲状腺手术前准备,以减少麻醉和手术后并发症,防止诱发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危象。
健客价: ¥16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手术前准备;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42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用于具有心悸、汗多、烦躁易怒、咽干、脉数等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健客价: ¥30清火,散结,消肿。用于火热内蕴所致的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病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3清火,散结,消肿。用于火热内蕴所致的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病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5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
健客价: ¥25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
健客价: ¥20清火,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线增生症。
健客价: ¥21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
健客价: ¥27.5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用于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嗜铬细胞瘤。
健客价: ¥7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用于具有心悸、汗多、烦躁易怒、咽干、脉数等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健客价: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