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甲亢,新生儿如何管理?
患有Graves病的母亲孕期甲亢的发生率为0.1%~2.7%,其后代出现一过性GD的概率大约在2%~20%。GD的致病性抗体TRAb属于IgG抗体,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一般胎儿的甲状腺在孕7周时开始发育,在孕10~12周时即可合成甲状腺激素,在孕25周时,甲状腺功能基本成熟。刺激性TRAb跨越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或出生后甲亢。
胎儿甲亢最常见于妊娠晚期,主要症状包括心动过速、心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颅缝早闭。有症状的胎儿甲亢,可以通过母亲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s)治疗。新生儿GD的症状和体征则比较多样,包括偶然发现的甲状腺肿、低出生体重、眶周水肿、眼睑收缩、高热、易激惹、腹泻、喂养困难、生长缓慢、心动过速、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肝脾大、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和体征多不特异,常被误诊为先天性病毒感染或脓毒症,而忽视新生儿甲亢的诊断,导致死亡率高达20%。
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是新生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因此,对于新生儿GD的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尚没有关于管理这类新生儿的指南共识,最近发表在儿科学(Pediatrics)杂志上的文章拟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总结相关研究进展以指导临床医生管理新生儿GD。
1.母亲TRAb水平与新生儿甲亢的相关性?
有文献显示,母亲与新生儿的TRAb水平密切相关,母亲在妊娠晚期TRAb抬高,有73%的新生儿TRAb也明显抬高。美国内分泌协会推荐,对于患有或曾经患有GD或之前曾有子代患有新生儿GD的母亲,应检测妊娠20~24周时母亲的TRAb水平。建议如果母亲TRAb阴性,新生儿不需要进行GD相关的随访;若母亲TRAb阳性或未检测,应考虑新生儿存在甲亢风险。
2.脐带血TRAb水平检测是否有用?
有研究证实脐带血TRAb阳性与新生儿发生甲亢的可能性有关,而抗体阴性则新生儿发生甲亢的风险很小或没有。尽管脐带血可以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由于血样的周转时间较长,可能会影响到TRAb水平的检测。因此,如果能尽快的检测脐带血TRAb水平,抗体结果阴性的新生儿可以不进行随访。
3.脐带血TSH与FT4能否预测新生儿甲亢?
脐带血TSH和FT4反映的是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并不能预测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因此,脐带血TSH和FT4的水平并不能预测新生儿甲亢。
4.对于存在风险的新生儿何时检测TSH和FT4水平?
明显的新生儿甲亢可能在一出生即出现,然而,由于母亲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新生儿甲亢的启动可能延迟。大约95%的新生儿会在出生后的1~29天内出现症状,并且大多数在出生后的第二周被诊断。一般建议在出生后3~5天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如果在正常范围,则在出生后10~14天,复查甲状腺功能。两周后仍无异常,则不再进行常规检测。在出生后4周、2月、3月时,应进行临床评估以便筛查少数症状延迟的患者。不过也应注意TSH和FT4水平在实验分析中可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5.母亲的抗甲状腺药物会影响新生儿的表现吗?
抗甲状腺药物(ATDs)能够通过胎盘屏障,会延迟新生儿的甲亢表现。此外,抗甲状腺药物也可以通过母乳少量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新生儿的甲亢诊断延迟。在哺乳期,丙硫氧嘧啶PTU剂量<300mg/d,甲巯咪唑MMI<20~30mg/d,不会破坏新生儿甲状腺功能,被认为安全可靠。尽管ATDs可能延迟新生儿甲亢表现,第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测仍要在新生儿出生后3~5天内完成。
6.开始进行治疗的临床指征有哪些?
为了避免可能的短期(心衰)和长期(颅缝早闭和智力损害)并发症,在甲亢症状出现时就应该开始治疗。尚不清楚对于生化指标异常的无症状患者是否开始治疗。治疗药物可以选择甲巯咪唑,但起始剂量尚缺乏共识,常用剂量一般0.2~0.5mg/kg/d。对于足月儿,推荐甲巯咪唑0.625mg,每日两次(对于3kg左右的新生儿,0.4mg/kg/d)。需每周进行生化和临床评估,直到疾病稳定。对于交感神经兴奋的患儿,如高血压、心动过速和喂养困难,可以加用心得安2mg/d,分两次服用,持续1~2周。住院治疗的患者,应保证足够的液体和卡路里补充和稳定体温。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困难或心力衰竭的患者,需在NICU治疗,可以考虑波尼松龙2mg/kg/d短期使用。
7.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需要持续多久?
因母亲GD导致的新生儿甲亢多为自限性,持续时间主要由母亲来源的TRAb在新生儿循环中的清除率决定。TRAb的半衰期大约12天,根据体内的TRAb水平,新生儿GD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内缓解。在治疗期间,应该每周检测甲状腺功能,直到激素水平稳定,随后每两周检测一次,治疗一般持续1~2月。
8.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是否存在其他的异常?
母亲患有GD的新生儿,除了可能发生新生儿甲亢外,还可能出现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一过性高甲状腺激素血症。临床医生应熟悉甲减的症状,包括喂养困难、疲倦、黄疸持续、肌张力减退、皮肤干燥、腹胀、囟门大、脐疝、生长缓慢等。当甲减诊断确定后,应给予左旋甲状腺素10μg/kg/d进行治疗。
由于母亲GD引起的新生儿甲亢需要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以预防潜在的高死亡风险。希望通过本文献综述能够有助于临床医生管理这类患者。
甲亢肝功能损害怎么办?
甲亢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肝脏的损伤就是其中一种。甲亢性肝损害多见于甲亢病程长、年龄大而病情较重又长期未得到合理治疗的病人。甲亢性肝损害需与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及甲亢合并药物性肝损害相鉴别。
甲亢肝损伤:不同类型应对方法不同
一、甲亢疾病本身的肝损伤
甲亢时,过多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肝脏,导致全身状态恶化,并引起甲亢性肝病,导致肝功能亢进、肝脏损害,如,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升高,肝脏肿大、压痛,皮肤、巩膜黄染,重症患者还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肝功能损害常随甲亢病情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甲亢时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占甲亢总数的5%~91.5%。
甲亢对肝脏的影响是较大的。可以使肝脏相对缺氧、肝糖原耗损增加、肝静脉淤血、肝小叶中央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肝脏肿大、黄疸、肝脏营养缺乏等等。
应对方案:
对于甲亢疾病本身引起的肝损害,要以治疗甲亢为主要手段,甲亢治疗稳定后肝脏指标会随着恢复。甲亢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中医、西药、碘131以及手术等,还包括针灸、艾灸、刮痧等辅助治疗手段,患者在治疗时可根据自身病情咨询医生后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在众多治疗方法中,中医治疗是更安全有效的,因为治疗比较彻底,不容易反复而受到患者信赖。
二、甲状腺激素的毒副作用
使用西药治疗甲亢的患者,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毒副作用,这些毒副作用中对肝脏的伤害尤为明显。甲状腺激素主要在肝脏代谢,生理状态下,它直接或间接与肝细胞内的受体相结合,不造成肝脏损害,但过量时则致肝脏损害。
应对方案:
对于西药治疗引起的肝损伤,要及时到院就诊,综合利弊,通过调整西药用量或种类来降低对肝脏的损害,肝损伤严重者则要考虑换用其它方法治疗,比如中医。
甲亢肝损害做好护理很重要
1、生活中忌烟忌酒、避免辛辣刺激、低脂低盐饮食。
2、远离甲亢的诱发因素,已经治疗稳定的甲亢患者避免复发。
3、对于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要定期复查,做好监测,一旦有指标波动,及时治疗调理。
4、肝损伤患者应可以多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等,帮助肝脏更好的恢复。
5、中医讲: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因此,甲亢患者不管是为了甲亢恢复,还是为了避免肝脏损伤,都应该保持良好情绪和心态,积极面对生活,远离疾病。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用于具有心悸、汗多、烦躁易怒、咽干、脉数等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健客价: ¥50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用于具有心悸、汗多、烦躁易怒、咽干、脉数等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健客价: ¥36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用于具有心悸、汗多、烦躁易怒、咽干、脉数等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健客价: ¥38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 4.手术前准备。 5.作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4抗甲状腺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用放射性131I治疗者;手术前准备。
健客价: ¥10.5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手术前准备;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45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 4.手术前准备; 5.作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6.8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尤其适用于不伴有或伴有轻度甲状腺增大(甲状腺肿)的患者及年轻患者。 2.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前准备。 3.对于必须使用碘照射(如使用含碘造影剂检查)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的患者和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患者作为预防性用药。 4.放射碘治疗后间歇期的治疗。 5.在个别的情况下,因患者一般状况或个人原因不能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或因患者拒绝接受常
健客价: ¥321. 作为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 2. 高血压(单独或与与其它抗高血压药合用)。 3. 劳力型心绞痛。 4. 控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与儿茶酚胺有关或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可用于洋地黄疗效不佳的房扑、房颤心室率的控制,也可用于顽固性期前收缩,改善 患者的症状。 5. 减低肥厚型心肌病流出道压差,减轻心绞痛、心悸与昏厥等症状。 6. 配合α受体阻滞
健客价: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