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治疗不可忽视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不伴有甲状腺功能改变(甲亢或甲减),不为肿瘤或炎症所致者。甲状腺结节和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的表现,弥漫性甲状腺肿最终会发展形成结节,转变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4,绝经期前患病率达到高峰。与弥漫性甲状腺肿相比,甲状腺单结节或多结节的发生率以及抗甲状腺抗体的阳性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
1、TSH代偿性分泌增加:长久以来,人们一致认为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TSH分泌增加,为了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恢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分泌率,机体自我调节系统剌激了甲状腺上皮细胞的增生。年龄的增长和人体机能的逐渐衰退,也是导致甲状腺上皮细胞增生的原因之一。有人提出“单纯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肿伴甲减仅是程度不同,原因可能一样”的观点,并认为给予甲状腺激素补充后甲状腺肿可缩小。
2、甲状腺生长免疫球蛋白:有报道称自身免疫机制可能参与甲状腺肿的发病。
3、遗传因素的作用:遗传易感性在某些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4、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也促进或介导非毒性甲状腺肿的形成。
目前我国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与当前超声检查的普及、超声检查设备的分辨率增加和食盐加碘有相关性。中国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滕卫平教授总结了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回顾了食盐碘化政策和人群平均尿碘中位数(MUI)的变化,阐述了不同碘摄入量对甲状腺疾病谱的影响、碘过量导致甲减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病增加的流行病学证据及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食盐加碘政策的实行显著相关。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目的无外乎解除压迫、美容和防止甲状腺肿加重三个方面。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法:
1、定期随诊:轻度甲状腺肿大且无压迫症状者,定期随诊即可。
2、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外源性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内源性TSH的分泌,使肿大的甲状腺发生萎缩。但停药后作用不能长久维持,需要长期服用。年纪轻、甲状腺肿程度轻或新近诊断的甲状腺肿激素治疗效果好。副作用主要是过量使用会导致骨量丢失和对心脏的影响,但只要将血清TSH抑制在一定范围,避免过量使用,长期使用并不会导致这些副作用。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非首选,多用于局部压迫表现明显时,用于解除局部压迫症状。术后应给予甲状腺激素防止甲状腺肿复发。
4、131I治疗:主要用于年老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甲减的发生率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
关于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结节的转归,JAMA杂志2014年3月3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基线细胞学和超声检查均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在5年随访期间仅有0.3%转变为甲状腺癌。
意大利罗马大学Cosimo Durante博士及其同事透露道,“随着影像学诊断水平的进步,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在逐渐升高,但是,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Durante博士等招募了992例具有1~4个直径小于1cm、且基线超声和细胞学检查提示为良性的无症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给予患者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Durante博士等发现,“5年随访后,仅有15.4%患者出现甲状腺结节增长。1567个原发结节中有174个(11.1%)结节出现明显增长(至少两个方位直径增加20%,且至少增加2mm),平均增加4.9mm。93例(9.3%)患者出现新发结节,其中有一例发生癌变”。Durante博士称,“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而言,结节最大直径≤7.5mm时不易出现结节增长;但是,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更易出现结节增长;此外,与年龄≥60岁的男性患者相比,年龄45岁以下患者更易出现结节增长” 。
此外,体重指数≥28.6kg/m2老年患者出现甲状腺结节增长的风险提高两倍以上,与最近报道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与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有关这一观点相一致。
“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而言,复查甲状腺超声的首次随访时间间隔可以安全地延长至12个月。此后如果甲状腺结节大小无明显变化,可以考虑每5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85%疾病进展风险低的患者可以考虑选用这种方法。但是,对于年轻患者和老年超重患者而言,如果出现多发性结节、大结节(最大直径>7.5mm)、或者多发性大结节,则需要密切监测结节变化。
既然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的衰退,甲状腺功能相对不足而导致的代偿性甲状腺上皮细胞增生且预后良好,当前对许多甲状腺结节尚未出现压迫症状,且无恶变迹象的病人采取的“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就属于“过度治疗”。本来并不影响“健康”的,短期内、甚至较长时间内都不会产生更严重的增生,更是极少有发生恶性病变可能的甲状腺结节,而利用人们对“结节”、“腺瘤”、“肿块”的恐惧心理,因为担心“恶性改变”,过早、过度地主动去切除甲状腺结节,反而更容易造成甲状腺功能的相对不足,而导致更显著的代偿性增生,甚至于无法完全代偿而使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后果加速到来,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这应该是我们医务工作者需要竭力避免的事件。
做好这 5 点,轻松应对甲状腺结节
随着体检的普及、医学检查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结节被检查出来。
由于甲状腺结节有恶性或恶变可能,结节患者常常感到非常烦恼。其实,只要做好以下这 5 点,就能轻松应对甲状腺结节。
1检查一下甲状腺功能
结节有可能会影响到甲状腺的正常功能。所以发现结节后,要记得抽血检查一下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三种情况:甲亢、甲减和抗体升高。
甲亢:促甲状腺激素 TSH 降低。可能会出现怕热、多汗、胃口大增、体重下降、心慌手抖、四肢乏力等症状。
甲减:TSH 升高。可能会出现怕冷、胃口变小、体重增加、胸口发闷、腹胀便秘、四肢浮肿等症状。
抗体升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 升高,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 升高。抗体明显升高通常提示有桥本甲状腺炎,以后有可能发展成甲减。
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不会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抽血检查一下,排除异常,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万一发现异常,只要及时配合医生治疗,都可以在数月内好转。
2不要大量进食海鲜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要在饮食上做一些调整。
结节如果伴有甲亢,需要忌碘饮食。即:吃无碘盐,不要吃海带、紫菜、虾贝等海鲜。
结节如果伴有甲减或抗体升高,需要低碘饮食。即:可以吃加碘盐,可以吃海鲜,但海带、紫菜尽量少吃。
如果没有甲亢、甲减、抗体升高等情况,正常饮食即可,注意不要长期、大量进食海鲜。
3警惕结节恶变征兆
甲状腺结节有 5% 的恶性可能。有些结节刚发现时就可以断定是恶性的,有些结节则是从良性转变成恶性的。
所以,即使是偏向于良性结节,平常也要自己注意一下结节有没有变化。
如果出现下面这两种情况,提示恶变可能,要尽快去看医生:
结节明显增大,甚至自己都能在脖子上摸到肿块了;
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和呼吸困难。
这么一说,大家可能觉得甲状腺结节很可怕,像身体里的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引爆。
其实大家没必要惊慌,因为甲状腺癌是癌症里治疗效果较好的一种。经过治疗,大部分的甲状腺癌患者都可以存活下来,并且继续有质量的生活。
关键是要能早期发现恶变征兆,不要给癌症转移的机会。
4记得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就是要及早揪出那些恶变的结节,及早做手术处理掉,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良性结节每 6~12 个月复查一次;
如果结节偏向恶性,则需要缩短复查的间隔,具体复查时间听医生安排即可。
复查一般是做颈部彩超(包括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和上次的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看看结节有没有变化。所以去医院复查时,记得随身携带以前的检查报告。
5良性结节没必要治疗
如果结节是恶性的,肯定要及早手术。如果结节是良性的,要不要吃点药让结节变小呢?
目前,有好几种不开刀治疗良性结节的方法:
服用甲状腺素片
向结节内注射无水酒精
热消融、射频消融术
不过,这几种方法都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要么是效果不好、要么是副作用太大、要么是技术还不成熟。
所以,面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正规医院的医生一般都不会推荐额外的治疗,只是叮嘱患者定期复查就好。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