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甲亢 > 甲亢常识 > 危害 > 甲亢有哪些并发症 甲亢治疗的几个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甲亢有哪些并发症 甲亢治疗的几个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2017-07-21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本病较多见,可发生于80%的甲亢患者,起病较慢。病人常诉说蹲下、起立、上楼及梳头动作困难。治疗方法主要是治疗甲亢,除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可以随着甲亢病情的缓解而减轻。

  甲亢有哪些并发症

  患了甲亢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甲亢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甲亢性心脏病、甲亢眼病、甲亢性肌病、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等。病情严重者可导致甲亢危象,抢救不及时常可危及生命。

  1. 甲亢性心脏病

  甲亢性心脏病是指甲亢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或是心脏扩大、或是心力衰竭者,以病史较久未能良好控制者和老年甲亢多见。本病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其常有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过早搏动(早搏)或阵发性房颤,甚至出现持久性房颤。治疗主要是控制好甲亢,如果出现心衰、心律失常可以对症处理,甲亢控制好后一般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2. 甲亢性突眼

  甲亢性突眼可与甲亢同时发生,也可以出现在甲亢之前或好转以后。眼病的严重程度和甲亢多数不平行,有些病人甲亢不明显,眼病却很严重。可分为非浸润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前者表现为眼裂增宽、眼睑后缩、凝视、眨眼减少及轻度突眼;后者可表现为过度流泪、怕光、眼部肿痛、刺痛、异物感,眼睛不能闭合、结膜水肿及充血、眼眶内组织水肿、眼球活动受限,视物成双、视野缺损、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对于良性突眼不需特殊治疗,仅治疗甲亢即可。浸润性者在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少数需用眼部放射治疗或眼部手术治疗。不论采用哪种治疗,治疗期做好眼部护理是很重要的,眼部护理包括睡眠时抬高床头,外出时戴太阳镜以避光防尘,滴眼药、涂眼膏或戴眼罩等。

  3. 慢性甲亢性肌病

  本病较多见,可发生于80%的甲亢患者,起病较慢。病人常诉说蹲下、起立、上楼及梳头动作困难。治疗方法主要是治疗甲亢,除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可以随着甲亢病情的缓解而减轻。

  4.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

  本病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身上,发作时常伴血钾过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诱发本病,常在半夜发作。主要表现为四肢及躯干发作性软瘫,以下肢瘫痪更为常见,严重时可有呼吸肌麻痹,伴有腱反射消失,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发作频数个体差异很大。本病可能与钾由细胞向细胞内转移有关。治疗主要是补钾治疗,对于以前没有甲亢病史的患者,如果发生了低钾导致的瘫痪,一定要明确是否存在甲亢。

  5.甲亢危象

  甲亢危象常见于甲亢病情长期未控制者,以老年人较多见。常与感染、精神创伤、手术、分娩、劳累过度、突然停药等有关。主要表现为高热或超高热(常高于40℃)、脉率增快(常高于160次/分)、烦躁、恶心、呕吐、腹泻、大汗、兴奋和颤抖,甚至意识朦胧、昏迷。本病可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治疗原则是用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及分泌,降低脑及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和一般对症处理。

  另外,甲亢的常见并发症有甲亢相关性肝损害、白细胞减少。甲亢的并发症还有急性甲亢性肌病、甲亢性高血压、甲亢性精神病、胫前粘液性水肿等,均少见,如果发生,需及时到医院诊治。

  甲亢治疗的几个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我国发病率约为 1.2%。

  目前甲亢主要有三种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核医学科131I治疗、外科手术治疗。

  以上这些知识都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知识,在这里也不再做过多的阐述,下面来谈谈甲亢治疗的一些“细节”,看看大家平时有没有认真想到过这些问题?

  1、甲亢产生的原因明明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碘又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为什么又可以用碘剂治疗甲亢呢?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碘预防缺碘性甲状腺肿。

  大剂量碘可抑制甲状腺球蛋白的水解,减少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中的量;另外还可抑制甲状腺内碘的有机化,但作用短暂;同时血液中碘过多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TSH(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导致甲状腺腺体血液供应减少,甲状腺组织退化,甲状腺激素释放减少,甲状腺萎缩变硬。故而产生抗甲状腺作用。

  因此临床上主要用大剂量碘治疗甲状腺危象和甲亢患者术前准备。

  2、抗甲状腺的药物常用的有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硫脲类主要是丙硫氧嘧啶(PTU),咪唑类主要是甲巯咪唑(MMI)。为什么在临床上用的较普遍的是甲巯咪唑片,而不是丙硫氧嘧啶?

  不知大家平时都注意到这个问题没?无论是内分泌科医师在自己科室开药还是其它科室会诊,都会优先考虑甲巯咪唑。这可能已经成了临床上的共识,那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背后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是服药方便性的问题,甲巯咪唑血浆半衰期长,每天口服一次即可,而丙硫氧嘧啶血浆半衰期短,要保持有效血液浓度必须口服2-3次;更重要的原因是丙硫氧嘧啶的肝脏毒性大于甲巯咪唑,更有报道指出丙硫氧嘧啶可引起暴发性肝坏死,是药物致肝脏衰竭的第三大原因,但需注意的是甲巯咪唑出现肝损伤时间早于丙硫氧嘧啶[1]。

  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般认为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甲巯咪唑比丙基硫氧嘧啶更具有改善患者免疫异常的作用丙硫氧嘧啶[2-3]。

  但需指出的是妊娠1-3个月、甲状腺危象选择丙硫氧嘧啶。

  首先,甲巯咪唑更容易通过胎盘屏障,并且胎儿血液中的浓度与母亲血清中的浓度相等,可能会有致胎儿发育畸形的风险,主要是皮肤发育不全和“甲巯咪唑相关的胚胎病”,包括鼻后孔和食管的闭锁、颜面畸形,所以在怀孕前和妊娠早期优先选择丙硫氧嘧啶,避免使用甲巯咪唑。

  而治疗甲状腺危象首选丙硫氧嘧啶是因为丙硫氧嘧啶起效快,能抑制外周组织T4转化为T3,使血清中活性较强的T3含量较快降低,很快控制甲状腺危象的症状。

  3、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为什么起效作用慢?为什么用药后甲状腺腺体反而增大?

  这是因为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对血液中已经合成的甲状腺激素无作用,大约需用药一周才会缓解患者的症状,故起效慢。

  用药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减少,刺激TSH(促甲状腺激素)大量分泌,进而引起甲状腺腺体代偿性增生,故甲状腺腺体反而增大。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